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清華數學教授喊停女兒奧數課:題目連我都不會做

2017年07月16日 10:57:0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日常生活用不上 公式定理無用

  在高中科學教育中的另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很多知識將來用不上,例如數學公式和物理定理等,因此沒必要學。對於這個問題,清華大學附中校長王殿軍説:“我是學數學的,現在很多物理知識的確記不住了。但物理是無用的嗎?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思想方法已經成為思維的一部分。”

  王殿軍説,進入大學後,理科不再學文,文科不再學理,大部分人的理科素養或文科素養就到高中為止,“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認識到自己將是學生在某個領域的最後一位教師,可能教學就會不一樣了”。

  朱邦芬對此有同感。他以物理教育為例説,高中物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培養物理學家,除了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原理外,還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科學思維的準則和方法,“如根據基本原理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認識實驗對於檢驗理論的重要性、在考慮複雜現象時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具有數量級的概念等。只有這樣,才不會隨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就輕易相信”。

  培養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脫離知識學習

  只重視知識灌輸而忽略能力培養,是教育界早已關注的問題,並已經開始著手改進。

  但朱邦芬認為,在改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比如片面強調能力培養,認為很多知識可以通過自學獲得。

  朱邦芬認為,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在不同的階段要取得不同的平衡”。對於優秀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應更多養成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習慣。但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育,基本齊全、概念正確的基礎知識傳授是必要的。朱邦芬説:“知識的傳授應該成體系,脫離學習知識、空談能力和過程,只能培養出只知皮毛的誇誇其談的空談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