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全科、兒科醫生緊缺怎麼辦?官方新規多維度出招破解

2017年07月12日 13:55: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闞楓)促進醫學人才供給與需求有效銜接、加快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積極擴大全科兒科等緊缺專業培訓規模……日前,中國官方發佈的一份文件,從多維度出招破解全科、兒科、産科等醫學人才緊缺的困境。

  優化醫療人才培養結構 堅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7月12日,教育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這份文件的制定背景和重點任務。

  這份以深化醫教協同為主題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實現“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醫學人才使用激勵機制得到完善”等目標。在文件列出的2020年的目標中,還特別提到了“全科、兒科等緊缺人才培養得到加強”。

  近年來,醫院中的全科、産科、兒科等遭遇“醫生荒”現象備受輿論關注。這份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意見》,從多個維度給出措施,破解部分專業科室醫療人才緊缺的困境。

  在優化醫療人才培養結構方面,這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醫學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統籌衛生與健康事業各類醫學人才需求,制定衛生與健康人才培養規劃,加強全科、兒科、婦産科、精神科、病理、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産、康復、心理健康等緊缺人才培養。

  《意見》還提出,省級教育、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定期溝通,堅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探索建立招生、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定期制定和發佈人才需求規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及醫學院校要根據人才需求及醫學教育資源狀況,合理確定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及結構。

  發佈會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品質是醫學教育的“生命線”,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醫學人才培養品質。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