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某高檔小區地下二層防空洞改群租房,至少400人居住

2017年06月18日 08:57:31  來源:央廣網
字號: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旁的聚龍花園小區,是北京市最早的幾個涉外高檔小區之一。不久前,這裡的住戶發現,在居民樓的地下二層還住著上百人,原本的民防工程被改造成了群租房,整個地下二層都沒有窗戶、上百人居住在小小的隔斷間內,卻只有一個逃生通道,裏面還有私接的電線、搭建的灶臺。為什麼人防工程被改建成了群租房?是誰將這些房屋租出去的?

  北京聚龍花園小區7號樓,是全小區最大的一棟居民樓,被分為了北、中、南三個區域,一到四層作為寫字樓出租,再往上是普通住宅。業主近些年逐漸發現小區裏的生面孔越來越多,卻不知道從哪兒來的,直到近期業主們一起到7號樓地下二層走了一圈發現這裡還有另一群住戶。李先生介紹,“我們下去自查了一下,發現七號樓中段是六十個隔斷,只有一個出口,門都被鎖住了我們進不去。加起來差不多有一百四五十間,有大功率的電飯煲、大功率的冰箱,更可怕的是竟然有做飯的煤氣罐還有廚房。”

  隨後記者跟隨業主前往這個“地下小區”一探究竟,從地下一層的停車場順著唯一一條狹窄的樓梯走下去,通過巨大的防空門後豁然開朗,“另一個世界”展現在記者眼前,防空洞被改造成了群租房,每個房間都打上了隔斷,分成了無數個小間,有的房間僅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稍微大點的隔斷間變成了附近酒吧的集體宿舍,放著十幾張上下鋪床位。在這裡居住的一位酒吧員工告訴記者,這是公司給安排的,他們也不想住地下室,並表示“整個北京住地下室的不止這一家。”

  據記者粗略統計,整個7號樓地下二層南區,被打成了40多個大小不一的隔斷間,裏面堆滿了各種電器,甚至還有專門的“吸煙室”,在和幾位租住人員聊天后,記者發現,這裡不光有員工宿舍,還有單獨租住人員,一間只能放下單人床的隔斷間,租戶一個月要給旁邊的單位交1300元的租金。

  這樣的隔斷間只是整個七號樓地下空間的三分之一,另外兩個區域專門被物業用鐵門隔了起來,如果發生火災,整個七號樓地下幾百名住戶,除了南區只能從一個堆滿雜物的樓梯逃生外,其他兩個區域,只能寄希望狹窄的過道沒有堆放雜物,而且鐵門剛好打開。

  對這樣的情況,小區物業北京中天樓宇綜合管理有限公司卻在一份告知函中説,不存在出租群租問題。經記者查詢,地下室的産權屬於北京潤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而物業中天樓宇是潤國投資的子公司。業主質疑,自己管理的母公司的地下室,裏面居住的幾百號人,他們居然不知情?

  對此,中天樓宇綜合管理有限公司拒絕接受採訪。

  當憤怒的業主將情況反映給東直門街道辦後,一位負責人告訴業主,小區內的人防工程是由東城區民防局直接出租的,具體轉了幾道手他們也不知道,但將防空洞改造成群租房肯定是違規的,但問題由來已久,需要聯合多個執法部門,逐漸清退裏面的住戶:“我們把情況了解清楚,提交給執法部門,今天下午可能執法部門包括消防、公安、城管、安監,執法部門都到了,足以説明我們對聚龍花園地下室空間住人的情況始終是高度重視的。”

  負責清理群租房的工作人員表示,群租房的安監、消防的確不符合要求,按照規定每個房屋最多住兩個人,所以上下鋪也不符合規定,據粗略統計至少有400多人在地下居住,他承諾,將在兩天之內將違規租住的人員騰退,對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區塊進行整改。“所有的地下空間用電都不符合規範,配電箱無警示標識,整改通知單是21日之前整改完畢,週一我們去檢查時,會繼續督促他們整改,到21日之前必須整改完這一塊。”

  雖然街道辦迅速承諾將對問題進行整改,但業主們還是不滿意,為何多年來,監管部門都沒有發現問題?人為製造如此嚴重的消防隱患,物業是否應該被追責?按照規定,禁止將規劃用途為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間出租居住,民防部門對此是否知情?又該由誰來對此事負責?對此,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今年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組織集中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今年1-4月,北京共整治違法群租房3709戶,完成全年計劃的53%,整治“散租住人”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地下空間586處,完成全年計劃的61.2%。處罰了違法機構156家。為了徹底攻克歷史遺留的違建難題,北京還啟動了“史上最嚴”的治違監管模式。北京市五環內的新生在施違法建設,市民還可聯絡當地街道辦進行舉報。(原題:北京某高檔小區地下二層防空洞改群租房 至少400人居住)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