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貧困大學生資助3名中學生:有人12萬買其畫助力

2017年06月18日 08:13:24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原標題:貧困大學生資助貧困生事件續:有人花12萬買其畫助力

 湯麗莎畫好的荷花 攝影記者 王效

  湯麗莎畫好的荷花 攝影記者 王效

  好心人説:“資助是父女倆做的,我只是買了一幅畫”

  湯麗莎説:“暑假不用兼職掙錢,我可以放心去支教了”

  阿裏公益獎勵“好姑娘”1萬元

  這是一次獎勵 更是一份敬意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臺也聯繫到成都商報,將聯合報社獎勵湯麗莎1萬元。“這是一次獎勵,更是一份敬意。我們被她的正能量行為所感動。”

  為此,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還特別為湯麗莎寫了一段頒獎詞:為了心中“不辜負任何一位有希望的好學生”這樣一個信念,尚且要為生活奔波的她毅然決定捐資助學。愛是一盞燈,在她的心裏常燃不滅,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她的身上,展現了千千萬萬塵世裏平凡又不凡的普通人讓人敬佩的特質:即使生活艱辛,甚至遭遇不幸,卻仍然選擇去堅守,選擇去付出。他們難以把握命運,但他們卻仍然在尋找生命中的永恒,那就是愛。

  炎炎夏日到來之前,2017年的中考結束了。苗苗、鐘茜、海闊和洪漢(均為化名)走出考場,準備迎接他們的高中生活。這4個畢業于重慶市大足區龍西中學的準高中生,有三個共同點:一是成績優異,二是家庭貧困,第三,他們都是在“莎姐姐”父女的資助下讀完初中的。

  成都商報曾在5月15日至17日用三篇報道,講述了22歲的成都貧困女大學生湯麗莎擦皮鞋、做助教,3年捐2萬元資助4個孩子讀完初中的故事,以及湯麗莎的父親在中考之際為幾個學生的高中費用發愁,只好求助媒體、呼籲社會接力的故事。

  報道發出後,善意涌現。其中一名網友“北京張叔叔”聯繫成都商報,表示想出資請喜歡畫畫的湯麗莎畫一幅荷花。昨日,湯麗莎告訴記者,畫作前日寄給了“張叔叔”。“當晚就收到了‘張叔叔’轉來的12萬元。現在4個孩子都能讀高中了,我暑期可以放心去貴州支教了。”

  好心人“張叔叔”:

  資助是父女倆做的,我只是買了一幅畫

  湯麗莎的父親湯國民在重慶市大足區龍西中學任教,班裏的4個學生苗苗、鐘茜、海闊和洪漢,均曾因家庭困難而産生過退學的想法。為了把學生拉回課堂,湯國民用微薄的工資補貼著他們的生活費。在成都上大學的湯麗莎得知這4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後,3年裏做了十多份兼職,把共計2萬元的兼職所得全部用於他們的初中費用,和父親一同完成了“讓學生讀完初中”的目標。海闊的媽媽曾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如果不是莎姐姐的幫助,都不知從哪勻出錢讓娃兒讀初中。”

  中考之際,父女倆為4個孩子的高中費用發了愁。湯國民聯繫到成都商報,希望能呼籲社會接力,“我們確實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報道出來後,讀者“北京張叔叔”聯繫到成都商報,表示想出資請喜歡畫畫的湯麗莎畫一幅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這幅畫很配湯麗莎的性格和精神。”同時他強調,出錢買畫並不表示是自己在資助貧困生,“資助從頭到尾是父女倆做的,我只是買了一幅畫。”

  考完專升本後,湯麗莎立刻籌備起來。每天在學校畫室裏待五六個小時,打版、上色、暈染。10多天后,一幅6尺工筆國畫才完成:大張大張的墨綠荷葉各自舒展,一朵荷花裊娜地開著,還有兩朵羞澀地打著朵兒。荷葉稈上站著一隻小鳥,低頭打量水裏的倒影。“這是我第一次畫工筆,怕張叔叔覺得不好。”寄出畫作之前,她向記者表達了擔心。

  湯麗莎:

  4個學生6萬就夠了 剩餘將幫助其他貧困生

  日前,湯麗莎把完成的 “荷花”認真裝裱好,給張叔叔打去了電話。她告訴張叔叔,自己已經完成了專升本考試,即將進入學校的美術學專業。4個學生也考完了中考,狀態都還不錯。張叔叔叮囑湯麗莎要注意身體,最好不要再那麼高強度兼職,“孩子的學費你不用擔心。”

  “荷花”下午才剛寄出去,張叔叔的“買畫錢”晚上就到了湯麗莎賬上。一查,有足足12萬元。“其實真的用不了這麼多,4個學生6萬元就夠了。”湯麗莎擔心這筆“鉅款”給別人造成經濟壓力,“我一年打那麼多份工才能掙一萬多。”

  4名學生可以去讀高中了,湯國民父女都很高興,但他們執意不讓學生獲得過於豐厚的資助。“幫急不幫窮,接受資助是因為高中費用太急了。再説吃苦的孩子會懂得更多,希望他們上大學能自立,不要一直接受別人的幫助。”

  “我可以放心去貴州支教了。這是我一直想做的。”湯麗莎笑著告訴記者。至於剩餘的6萬元和阿裏公益獎勵的1萬元,她表示:“相信提供幫助的所有人,關注的都不僅是那幾個孩子,而是所有追夢中的貧困學子。我會繼續將錢用於幫助自己所遇到的貧困學生。”成都商報記者 尹沁彤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