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高考輔導報志願産業:收費1到4萬 有家長自稱被坑

2017年06月16日 07:27:0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高考過去一週,考生和家長又為填報志願忙碌起來。如何在短時間內篩選有效高校和專業,一些報考輔助機構和填報志願APP成了家長的“救命稻草”。北京晨報記者從幾家服務機構了解到,一對一輔導便宜的1萬多,貴的高達4萬元,但“天價”也擋不住家長的熱情。與此同時,大量高考志願填報軟體、APP也上線,魚龍混雜、價格不等。專家提醒,家長需先掌握一定知識,在選擇服務和機構時擦亮雙眼,避免上當。

  一些實例 填報志願一頭霧水 家長花錢圖省心

  女兒高考完開始睡覺、逛街、玩遊戲,可作為母親,劉女士的神經又緊繃起來。幫女兒選大學和專業成了家裏頭等大事兒。離成績公佈還有近10天,但她研究報志願已經有半個多月,根據女兒的估分她選中一些學校和專業,但對能否穩妥錄取還是一頭霧水。

  劉女士説,和女兒同學家長交流時發現,真正對報志願“有譜”的家長寥寥無幾,“我們自己高考已30年多了,現在形勢也與以前大不同。”正因此,近幾年,專門為劉女士這樣的家長排憂解難的高考報志願服務機構火了。它們收費不菲,從幾百元到數千元,甚至幾萬元,但仍被家長看做“救命稻草”。

  張先生女兒去年參加高考,分數剛跨過北京理科一本線,夫妻二人工作太忙,於是張先生花了超過4萬元找了一對一輔導報考志願的“專家”,根據女兒成績和喜好報考了北京一所學校的電腦專業,被成功錄取。從考前聯繫到成功錄取,短短一個多月時間,4萬多元的花銷不菲,但張先生覺得自己省心又省事兒,也為女兒找到了滿意的學校和專業,這錢花的比較值,“術業有專攻,這比我們自己盲目看半天有效。”有了這樣的先例,劉女士覺得這錢不白花,這幾天正忙著諮詢各家報考服務機構。

  一類機構 一對一輔導最高要價四萬

  在北京海澱區一家報考服務機構,客服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個網路線上查詢系統。“出分之前,你可以先大概看看目標學校、想學專業和歷年分數線、錄取人數等。等分出來你把分數輸進去,就可能看到你在所有考生裏的名次,到底要報考哪就更拿得準了。”

  對方説一款售價為898元的“大數據庫系統卡”賣的很好,因依託當地教育考試院數據,參考價值很高。“如果買了卡還是很不明白,我建議你找我們的‘一對一’輔導教師來指導。報志願其實是個個性化定制過程,老師經驗足,能為你量身篩選。”而這樣的“一對一”輔導當然價格不菲,3年經驗的老師要價12800、15800元不等,5年經驗的老師要20000元以上,而幾位有10年報考諮詢經驗的老師最高則需39800元。輔導形式由家長和老師商量決定,可以見面,也可通過微信語音、視頻。

  有人預約明年高考填報

  此外,記者從另外一家機構了解到,提供定制服務的“一對一”報志願輔導收費並非一口價,而是按時間收費。收費價格也跟老師從業年限相關,最高價格3000元一小時。據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學生完成報考需要約見老師四到五次,花費在20000元以上比較普遍,但也有要求比較高的家長,要花50000多元。

  昨天上午,記者以家長身份從輔導機構獲悉,儘管“一對一”輔導價格不菲,但老師卻供不應求。一位正在接受兩位來自天津家長諮詢的老師稱,她目前已經接了20個左右考生,“方案做不過來。要再接人,估計就不是現在這個12800元的價格了,得漲點兒。”據她介紹,機構裏最權威的老師,現在接單價也已不再是39800元,而是隨著家長需求水漲船高。

  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每年從5月份開始諮詢和預約老師人數就已增多,基本上在高考前,知名老師就已經“滿額”, 更令記者意外的是,報名預約的考生裏竟然有2018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有家長準備特別早,做到心裏有數,提前一年就和老師諮詢,定下目標。”

  一批軟體 線上報考神器也來爭市場

  “天價”志願填報諮詢火爆,各類高考志願填報APP也成為流行的報考“神器”,受到追捧。北京晨報記者在某應用平臺搜索發現,“優志願”、“高考好志願”、“高考志願填報助手”等幾十個相關軟體,其中有不少打出了“人工復檢”字樣。

  記者下載一款名為“高考志願君”的軟體,頁面顯示“七分成績走 三分志願拼”,宣傳內容中一再強調填報志願的重要性,並強調平臺注重大數據挖掘,從海量高考數據全面分析。點擊進入後,頁面最上方填寫預測成績及地區後,便會出現“衝刺推薦”、“穩妥推薦”、“保底推薦”等選項,裏邊排列著眾多學校名稱。

  此外,該軟體還有一款專業測評職業指導的服務,需花18元錢購買,聲稱通過全方位的心理測試問題,測查考生興趣、性格和能力等,尋找相互匹配專業,為未來職業選擇給予專業指導意見。

  魚龍混雜有家長自稱被坑

  而在另一款名為“準志願”的軟體中,選擇找大學、查專業、學業測評等選項均顯示“暫不開放”。記者以考生身份聯繫客服,對方表示必須先支付398元成為會員後,才能選擇相應服務。

  據了解,除普通會員外,該平臺還設有一對一指導,價格為5800元;專家一對一指導,價格為12800元。在專家一欄記者看到,有多名8年至10年工作經驗的“專家”可供選擇。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這些專家多為大學招生辦老師,可線上為全國各地考生提供指導。但問及其中一名“專家”身份,對方含糊其辭回答:“具體我也不太清楚。”

  這類APP用戶體驗也參差不齊。在一款名為“科學高考志願”APP中,多名家長反映支付後不顯示,“充了兩次198元沒有反應,感覺被坑了”,對此,該APP解釋為“因系統問題”。

  記者發現,這類高考志願軟體大多都有類似性格測試,價位從十幾元至上萬元不等。從部分APP的下載量和評論數來看,使用該類軟體的考生和家長不在少數。

  一點建議 家長尋求幫助也要做足功課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網際網路時代,有網路平臺對招生資訊、學校資訊進行整合處理,對學生提供查詢和志願填報有個基本參考,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應當要求服務機構本身具有專業性,所使用的數據要足夠客觀、真實、準確,推薦志願過程中也要符合當地錄取資格。

  但因目前該行業門檻較低,有些並不專業的機構看中這一商機便迅速投入其中,這讓整個市場處於一種魚龍混雜的狀態。熊丙奇解釋:“高考填報志願專業性非常強,不僅要結合當地政策和專業錄取數據,同時還要考慮到考生和家長的不同選擇,將這多方面全面整合起來綜合考慮,才能給出一個全面的、專業的推薦。”

  熊丙奇提示,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大學及專業規劃時,更應該注意學生的興趣和選擇。相關平臺和機構可以根據高考資訊給出一個基本方案,但這僅是理想志願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和家長也要加強分析,尋找自己的喜好。綜合考慮,才能選擇一個理想的志願。”

  而在相關諮詢機構及APP的選擇和驗證上,熊丙奇也提示家長要做足功課才能避免上當。正是因為許多考生和家長相關知識缺乏,才容易讓許多不專業的人和軟體在市場裏“瞎攪和”。他拿現在的相關APP舉例,説很多APP都通過學生填入的預估分數來推薦學校。“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分數每年都不一樣,志願填寫應該是根據學生的排名來填寫而不是分數。”同樣,對於“天價”諮詢費,他也解釋,正因為許多家長自己研究不夠,因此將任務全面託付給專家,才讓有關機構和網路鑽了空子。

  記者手記 再貴的專家也未必懂孩子

  高考累的是孩子,忙的是家長。家長和社會對高考持久以來的熱情和重視,讓高考的方方面面都成了商人們的“生財寶典”。有家長願意為孩子開3999元一天的高考房,有家長願意給孩子花4萬元填報高考志願,這樣的“愛”的確很豪氣,也讓有些人羨慕,但記者以為,“愛”更應該是瑣碎的日常陪伴和呵護,是共同進步,是理解,是尊重。

  單拿志願填報的學校和專業來講,記者就看過了太多家長的獨斷專行和不尊重,也見過不少孩子一時服從後的刻意反叛。高考志願的確很重要,這個路口的抉擇,甚至能決定一生的道路。記者倒覺得,相比花“天價”去諮詢專家,家長們倒不如坐下來問問孩子喜歡和想要什麼,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也多聽聽他們自己的聲音,畢竟您心目中的一直長不大的孩子這時已經成年了,他們的人生道路,更需要他們自己的抉擇。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張靜姝 康佳/文 線索:辰先生 張靜姝/攝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