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共用單車“花式受虐”:拆座、加鎖、上樹、摳碼

2017年06月14日 15:37:39  來源:瀋陽晚報
字號:    

  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最拉風的交通工具非自行車莫屬,甚至,還充當過“嫁粧”或“聘禮”等人生中舉足重輕的角色。可曾幾何時,由於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4個輪子取代了2個輪子,自行車不知不覺中漸漸黯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然而到了今年,曾經的“馬路老大”又大量登場,頗有重回巔峰之勢。借由“共用單車”的新身份、新名字,自行車再次成了街頭巷尾的“網紅”。一些距離公交車站、地鐵站較遠但又不適合打計程車的市民不用再步行或者打“黑車”了,隨處可見的共用單車,只需掃掃二維碼就可以讓市民騎到目的地。如此便捷,既為人們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開支,深得大家青睞。

  可是,也有不少市民感嘆:共用單車,想説愛你並不容易。

  挺納悶:顯示有車,但就是騎不上

  “有時候找輛車,還得跟偵查員似的,得先‘破案’。”市民丁女士向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一次,APP上顯示單車距離我只有5米,可是我左找右找,就是不見蹤影。”丁女士上來了執著勁頭:“我非找著不可!”於是,丁女士擴大了搜索範圍,甚至推開了好幾家街邊小店的門。當最終推開一家餐廳的門時,丁女士豁然開朗:餐廳吧臺內,靠墻停著一輛小綠車。“當時我非常氣憤,與店員理論了一大頓。後來店員向我道歉了。但是,我覺得,所有私藏單車行為的人,都應該向所有受到影響的人道歉。”

  網友洋仔也曾遭遇過有車不能騎的情況。“有一次,我按照顯示的地點,果然看見了一輛小綠車,興衝衝地走過去,卻被一位阿姨攔住了。”洋仔告訴記者:“當時車停在一家門市的門口,當我準備掃碼開鎖的時候,阿姨疾言厲色地喝止了我:‘哎!你幹啥,別動我車!’。”起先洋仔還試圖同阿姨講道理,但阿姨表示“停在我家門口了,這車就歸我用了”,隨後從門市內拿出一把鏈鎖,利落地鎖上了車。“説真的,我挺吃驚的,幾乎可以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洋仔”十分無奈。

  而市民韓女士的遭遇更奇葩。韓女士家在北一新村小區內。5月24日,竟然發現一輛共用單車“騎”在了大樹上。“我出門挺早的,所以我估計應該是半夜或是昨晚被人挂上去的。樹杈離地有2米高,把車挂上去可挺費勁,為了不讓人騎,還真是煞費苦心呢。”韓女士表示,共用單車就是提供給大家騎的,“你説挂樹上是咋回事?我覺得這樣的行為很羞恥!”

  挺氣憤:禍害成啥樣的都有

  “這人都啥素質啊,這不損人不利己嘛。”家住沈河區八緯路附近的小李一大早就被氣夠嗆:“我出門在家不遠處找到了一輛共用單車,挺高興,結果一看,我就傻眼了。”原來,小李眼前的這輛共用單車被人“斬首”,車座竟不知所終。“把車座拿回家是能自己用咋的?”看著慘遭毒手的單車,小李只能悻悻離去。“我懷疑,可能是有人不想別人把車騎走,所以才卸走了車座。但是共用單車的初衷不就是‘共用’嗎,這樣太不應該了。”

  自從共用單車在重工街地鐵站周邊投放以來,就受盡折磨:先是被人惡意疊放,後來全被人放了氣。甚至還有數十輛共用單車的前車輪大幅變形,嚴重的甚至彎折近90“很明顯這是在被人放倒後,用腳使勁踹車圈造成的。”面對一輛輛“殘疾”的共用單車,路過的市民大多很痛心:“我就納悶了,共用單車被糟踐成這樣,到底是誰下的黑手。”

  騎過共用單車的人都知道,騎車時需要進行掃碼之後才能解鎖。但是,小閆卻遭遇了無碼可掃的情況。“我在車周圍轉了好幾圈,就是沒看見二維碼,特別奇怪。”直到附近一位大爺的一句話破解了小閆的疑惑:“別找了,這輛車就是一個小夥子騎,別人都騎不了。”小閆這才恍然大悟:“敢情有人把二維碼摳下來了,只能自己掃,竟然就這麼把共用單車據為己有了!”

  挺委屈:共用單車竟然成了發泄工具

  市民沈大爺在渾河附近遛彎時,親眼目睹了共用單車被“淩虐”的一幕:“一個30多歲的男的,原本推著車走,可是不知道啥原因突然就把自行車舉過頭頂,然後狠狠地摔在地上。”見此情景,沈大爺趕緊制止:“小夥子,你這不把車摔壞了嗎?”可沒想到小夥子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也不是你家車,管這閒事幹啥?”沈大爺表示,小夥子當時氣哼哼的,“就是心裏頭再有氣,也不能把火撒在共用單車身上啊!”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些人任性、隨意地停放單車影響了他人的出行,或給生活造成不便,但這並不能成為將怒氣轉嫁到單車上的藉口。“單車本身沒有任何過錯,錯在有人沒能正確、合理地使用。破壞單車的行為不可取。”有市民表示:“在共用單車為我們提供方便的同時,用戶也應該替他人考慮,不要給別人造成麻煩。”

  挺心疼:嘩嘩的大雨狠狠拍在車身上

  5月中旬的一天,沈城下了一場大雨,這場大雨,讓市民白女士感到了隱隱的心疼。“那天我路過單位附近,看見一輛共用單車就那麼倒在地上,任憑豆大的雨點打在車身上。”於是,白女士一手撐傘,另一隻手艱難地將泡在水中的單車扶起。“我四下看了一圈,硬是沒找到能夠遮雨的地方,看單車被大雨澆得濕淋淋的,心裏真挺不是滋味的,這要是自己家的車,哪舍得就這麼澆著啊。”

  據悉,瀋陽第一批共用單車投入市場的時間是3月末,已經進入冬末初春的時節。除了進入雨季後面對大雨的考驗,不少市民也擔心共用單車是否能安然度過瀋陽長達5個多月的冬季。“咱瀋陽冬天冷的時候得將近-30℃呢,這共用單車‘風餐露宿’的,能挺住不?再者説,冬天那麼冷路況又不好,騎車的人肯定少,那閒置著能不能放壞了啊?”

  向虐車行為説不!

  共用單車,即騎即停,不受地點的限制,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這種方便在考問著使用者的素質甚至良知的同時,也為自身帶來了隱憂:除了人為損毀外,外界自然環境的摧殘,也會加速縮減單車的壽命。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共做一件事:向虐車行為説不!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蘇慧婷 攝影記者 沈生

  原標題:嘿 花式虐車的人 別忘了它的名字叫共用

  下一頁   [延伸閱讀]   轎車變造車牌花樣多:遙控器一按 車牌號就變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