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江西分宜“千年夏布+旅遊”煥發時尚生機

2017年06月14日 13:35:53  來源:中國江西網
字號:    

江西分宜“千年夏布+旅遊”煥發時尚生機

  “唧唧復唧唧”,婦女當戶織夏布。分宜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夏布之鄉”。早在清代黃原裕所著的《種苧麻法》一書中就稱“豫章織績苧麻甲天下”。時至今日,當地百姓在夏布的製作過程中依舊傳承古法,也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參觀或體驗。6月13日上午,記者在中國夏布之鄉——分宜縣雙林鎮看到了到處是刮麻、績紗、經紗、刷布、織布的千年夏布生産生生不息的場景。

  雙林鎮距分宜縣城東北約25公里,夏布織造是這裡的傳統産業。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還保存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從分宜調走的一匹夏布。通往鎮裏的大路邊綠油油的苧麻長勢喜人,雙林鎮黨委書記李建軍告訴記者,苧麻是一種高産的植物纖維,每年能收三茬。“半個月前剛打過一次麻,現在又長起來了。”

  鎮上一條南北向的古街上,幾個頭髮花白的老婆婆坐在屋檐下搓紗線,一縷縷的苧麻纖維在她們手中變成一根根紗線。這些紗線經過牽條、過扣、刷條後將被用於製造夏布。

  在雙林鎮森林公園記者看到了一道別樣風景。一位老農拿著一把特製的巨型毛刷向沙線上均勻地潑灑膠水,然後把麻紗上的毛刺用膠水朝一個方向反覆多次抹平。雙林鎮下院村村民告訴記者,這道工序叫刷條,又叫“刷布”,即是把紗線連接排列起來,刷上米漿,整理掉線頭,使之成為夏布的經線。這道工序費時費力,因此絕大部分都由男工來幹。網媒記者們饒有興趣地上陣體驗了一番,讚嘆夏布織品的製作工藝精細無比。

  刷好的經紗條就可以上織布機織布了。記者來到雙林鎮濕地公園涼亭下看到一位村民正好在紡室織布。只見她織布時手腳並用,後腰上還套著一條皮帶,用腰力拉直紗線。梭子帶著緯線在兩手間飛來飛去,與上下運動的兩幅經紗條交錯織成夏布。

  記者發現她所用的木質織機正是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裏記的腰機。分宜縣委宣傳部的隨行人員告訴記者,宋應星在《天工開物》是宋應星在分宜縣任教時撰寫的世界第一部百科全書,書中與分宜夏布有關的就有“腰肌”和“夏服”兩章。腰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夏布的生産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也使得夏布成為當地重要的出口産品。

  為了保護夏布傳統工藝,雙林鎮委鎮政府這幾年每年都要舉行了“夏布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大賽”,來自各村的選手分別在夏布織布、刷布、刮麻三項比賽中一展身手。

  如何讓千年夏布煥發時尚生機?記者下午參觀了分宜麻紡特色小鎮和江西恩達麻紡企業後找到了答案。

  眼下分宜縣正在縣城打造一個概念性景點——麻紡特色小鎮。身兼小鎮鎮長之職的分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智明告訴網媒記者們,分宜縣正在將傳統麻紡産業與現代時尚融合,將分宜打造成生態、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全國首個“麻紡+”時尚特色小鎮。分宜麻紡特色小鎮由中國美術學院進行按4A景區標準進行概念性規劃,聘請中國設計矽谷進行深度規劃設計,與江西特色小鎮運營管理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小鎮面積為10.91平方公里,前期規劃總面積2.94平方公里,預計固定資産投資30億元以上,首年投資將完成5億元。該小鎮將以産、城、人、文于一體,搭建交易中心、創客中心、倉儲中心、電商中心、品牌中心、服務中心、文化展區、旅遊以及會展中心等於一體的産業集聚高地,是分宜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深度融合的重點項目之一,將打造成集夏布展示展銷、研發設計、創新創業、文化旅遊。其中,以恩達麻世紀産業園為核心打造的麻紡商貿産業園區板塊,是全國首個麻紡城,即中國江西麻紡城。未來,麻紡小鎮年均接待人次將超過20萬。市民和遊客將在這裡領略分宜非遺傳承的無限魅力和千年夏布煥發的新時尚。

  分宜縣給網媒記者們安排了一條特別線路——麻紡工業遊。記者們在江西恩達公司按照苧麻原材料車間——苧麻微生物脫膠——紡紗車間——織布車間的線路一路走過,深切感受到夏布製造這一有著幾千年曆史的古老産業,已經在現代化、資訊化的時代背景下,通過科技創新改造升級加快産業振興步伐。公司負責人邱新海介紹,公司引進“苧麻快速生物脫膠新技術”專利,經過多年的持續研發和不斷改進,産品品質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達國家一級水準。

  在恩達家紡生産車間,邱新海拿出剛脫完膠的幾捆比頭髮絲還細的苧麻纖維告訴記者:“”這些原料經過與棉花混紡後形成的高檔麻棉紗線,比市場上的其他産品價格每噸要高2000元。”

  有了核心技術的恩達家紡吸引了不少下游企業前來合作。江西五湖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衛東在考察恩達家紡後,當即決定與恩達家紡合資成立恩達時尚布料織造有限公司,在分宜建設10萬紡錠的夏布色織布廠。“恩達夏布産業有特色,有市場,有未來。”陳衛東這樣看。

  “企業已經進入了集團化發展階段,恩達的産業鏈條已經從上游的種植一直延伸到最後的布料,並著手建設夏布交易市場。”江西恩達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新海告訴記者。此外,恩達家紡還收購了北京一家貿易公司來進行布料設計和推廣,並與法國一家知名設計公司達成合作,在國際上推廣中國夏布布料。

  “世界服裝T臺上,棉、絲、毛、化纖布料的服裝比比皆是,苧麻布料的確鮮見,很多知名設計師都想在這方面進行突破。”邱新海躊躇滿志地向記者勾勒夏布産業的未來:“而我們正好可以提供各種高檔夏布布料,未來的世界高端服裝,將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每年我們會和法國、義大利等一些歐洲國家的時尚機構進行合作,一般都是合作研發未來兩年的流行趨勢。例如今年就確定好2017年和2018年的流行趨勢,然後提供給國內一線的家紡行業。”邱枚英説道。目前恩達已為羅萊、富安娜、夢潔和水星等一線品牌的家紡企業提供麻紡織布料,未來這個範圍會更加廣。

  江西恩達公司在成立文化公司後,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在內容上,以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等名人名作,以《天工開物》系列,以中國古代傳世名畫,山水、花鳥、人物、篆刻書法等為題材,在原料上,選擇採用素有“中國草”之稱的苧麻經過生物脫膠和漂染精織的紗支高達150支的夏布為基調,在技藝上,大力培養自己的繡娘,公司有專職繡娘12名,有長期合作的繡娘近200名,堅持生産精品的原則,在優質夏布上以極細的七彩繡絲,通過不同的針法刻劃各种經典的造型,手法細膩,圖案逼真,色彩亮麗,物體鮮活,立體夏布與國畫手工刺繡工藝天然融匯,渾然一體,使傳統的工藝與現代的技藝真正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形成了自己夏繡産品的特色,使夏繡作品不但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更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伴隨著江西恩達家紡有限公司的不斷發展,恩達夏繡也在不斷的發展,並取得可喜的成績,同時,除夏繡産品百花齊放以外,其他産品如夏布手工印製姓氏起源,夏布折扇,夏布明信片等也相繼問世,填補了國內此類産品空白。目前,恩達文化公司有夏布繡品、夏布折扇、夏布手工印製姓氏起源,中國紅,青花瓷、夏繡立屏、夏布雙面繡,夏布明信片等10大類10000余種産品,年産産品3萬餘件,年銷售收入達數百萬元。(記者李志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