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80後父親培養網紅兒子:6歲喝兩瓶啤酒 5歲走鋼絲

2017年06月14日 15:44:29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成都商報記者 楊靈 張楊

  子 6歲 望望

  6歲的望望身上,已經貼有好幾個標簽——“6歲娃喝兩瓶啤酒”、“5歲娃會走鋼絲”,儼然小網紅。某直播平臺上,他走鋼絲的日常訓練直播,粉絲數萬。

  父 80後 張禹

  大多數人並不認同張禹的培養方式,認為他是個“瘋子”“一根筋”。但他説,“我何嘗不想讓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可我沒那條件。”

  6歲的望望身上,已經貼有好幾個標簽——“6歲娃喝兩瓶啤酒”、“5歲娃會走鋼絲”。某直播平臺上,他走鋼絲的日常訓練直播,粉絲數萬。小網紅的背後推手,是他執著的父親張禹,一名80後農村青年。

  張禹自創了一套培養、訓練、包裝手法,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工夫。但在鄰居看來,張禹“是個瘋子”。面對爭議,張禹説,“我何嘗不想讓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可我沒那條件。”

  A

  訓練成果

  幾天前,一段“6歲娃能喝兩瓶啤酒,爸爸爺爺都支援”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視頻中的孩子,正是望望。事實上,這已不是望望第一次成為網紅了,今年1月,學會走鋼絲的他就在網上流傳,也引來多家媒體關注。

  “6歲娃喝兩瓶啤酒”,火了!

  12日下午,幼兒園老師周麗一見到張禹,就跟他説起孩子望望喝酒的事情,“我正要去找你,想跟你溝通一下。”周麗説得很委婉,但明確告訴張禹,不能讓孩子喝酒,也不能這樣在網上曝光孩子。

  幾天前,一段“6歲娃能喝兩瓶啤酒,爸爸爺爺都支援”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視頻中,一名五六歲的孩子先是拿著瓶子喝,然後又是舉著酒杯説“好喝”,父親也在視頻中露臉,説孩子的爺爺、乾爹都同意孩子喝。視頻中的孩子,正是望望,露臉的男子是張禹。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這段視頻拍攝于5月25日左右,地點位於廣元市旺蒼縣木門鎮的一處燒烤店,當晚一起吃飯的有望望、張禹、望望的奶奶,以及成都來的“記者”等人,視頻為成都的“記者”所拍。

  對於“6歲娃能喝兩瓶啤酒”,張禹承認,“喝兩瓶”是沒有的事情。望望的奶奶和媽媽證實,望望確實沒有喝過那麼多啤酒,“最多不會超過一杯啤酒。”燒烤攤老闆的孟女士也證實,“當晚沒有聽説‘喝兩瓶’這個話。”

  望望喝酒的視頻傳到網上,引來網友大量批評和責罵,但張禹沒太當回事。相反,他爽快地給記者展示了這段視頻的超高點擊率,“更多人關注孩子,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他稱網友只注意到了標題,沒有注意到自己説的,“喝一小點沒事”。

  “5歲娃走鋼絲”,紅了!

  事實上,“6歲娃喝兩瓶啤酒”已不是望望第一次成為網紅了。今年1月,望望在張禹的訓練下學會走鋼絲,一組望望戴著安全帽,端著竹竿,在河堤鋼絲上行走的照片開始在網上流傳,也引來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報道。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望望除了走鋼絲外,還在訓練打沙包、舉杠鈴、舞棍、蹲馬步、攀岩等項目。望望對這些訓練很有興趣,也很聽父親的話,每天都保持著一定的訓練量。

  這些訓練內容和訓練器具,都是張禹“自行研發”的。比如攀岩用的是一根鐵鏈子,他先拉著鐵鏈子溜下五六米高的河堤,再拉著鐵鏈,蹬著水泥河堤給望望展示一遍,又讓望望照著他的動作要領做。

  張禹説,訓練孩子走鋼絲,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自立,鍛鍊孩子的膽識和專注。一開始,望望每到河堤上訓練的時候,都會引來鄰居及路人的圍觀,大家嘖嘖稱讚。一些人對孩子走鋼絲的安全表示擔憂,張禹便跟大家説,這是孩子的興趣,他也非常注意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走紅之路

  “兒子,是你帶著爸爸一起飛的喲。”張禹説,那一路他很自豪。當時覺得很不容易,一個農村孩子能上電視,被那麼多人關注,這是兒子的本事和付出。

  上電視, 未能實現的表現機會

  今年初,成都商報報道望望走鋼絲以後,很快就有一家湖南的電視臺邀請張禹帶著孩子去做節目。2月上旬,張禹帶著望望從木門鎮坐車到旺蒼,再從旺蒼坐車到成都,然後打車去機場。張禹説,那一路他很自豪,他跟望望説,“兒子,是你帶著爸爸一起飛的喲。”張禹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當時覺得很不容易,一個農村孩子能上電視,被那麼多人關注,這是兒子的本事和付出。

  但後來的錄製並不成功,旺旺表現過於緊張,錄製最終取消。去的差旅費他向電視臺報銷了,因為旺旺坐飛機暈機,回來他們選擇了坐火車,他也沒把車票再寄給電視臺報賬了。

  張禹覺得湖南之行有些遺憾,但此後其他電視臺和一些公司邀請的商演,他都拒絕了。一方面是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是他擔心讓孩子參加這些活動,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

  開直播,

  粉絲很快漲到5萬多

  隨著網路直播越來越火,張禹瞄準了直播平臺。5月份開始,他在某直播平臺開通了自己的賬號,對望望的訓練進行網上直播,很快他的粉絲漲到了5萬多。

  12日下午6點,吃了一碗蛋炒飯的望望在老屋子旁邊的地裏訓練走鋼絲,張禹開啟了直播。張禹目前有兩個直播平臺的賬號,一個賬號粉絲已經達到5.1萬,另一個兩天前才新開的,有130多個粉絲。他先後用兩個平臺進行了直播,線上觀看人數分別是498人和16人。

  網友在直播間問起孩子喝酒的事情,張禹稱“那就是個意外,很明顯喝兩瓶是誇張了。”直播的時候,張禹表現出了一個“主播”的專業水準,“老鐵”、“小鮮肉”等網路語言和跟網友的互動他表現得很嫺熟,並不斷提醒網友關注他的微博賬號。

  對於直播的那一套,張禹顯得很熟練,他跟成都商報記者説,“調侃、自黑,網友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網友在直播間問,你為什麼要開直播,他説是為了交朋友。對於開直播的目的,張禹自己也沒有很明確的答案,但他一直強調,孩子的學習是第一位的,他只是為了培養孩子更多優秀的品質,但對於望望成了網路紅人,他卻很得意。

  網友刷了兩千多元的打賞,他全部捐了出去,給望望所在的幼兒園送了100個書包,書包上印著“開記望仔,繼往開來”。

  創品牌,

  他為兒子專門設計T恤

  “很多人都知道了望望”,張禹很高興。12日,成都商報記者再次見到張禹時,他和他的母親都穿著一件藍色T恤,上面是望望的卡通頭像,頭像下還有一行“開記望仔,繼往開來”的一行字,他説這是他創建的品牌,“開記是老爹的名字,望仔是兒子的名字”,張禹稱,這是他新創的品牌。

  張禹已經兩年沒有出去打工了,他在家種了四五畝生薑,這將是他今年比較靠譜的收入。他説沒有想過用直播來賺錢,但他希望直播帶來的影響可以讓他成立一個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可以幫助有夢想的農村孩子。他只讀了初中,但對網路方面很熟悉,“靠自學,除了在工廠打工,也沒有其他技能。”張禹伸出長滿老繭的手,“靠雙手生活”。

  他對另一個創業也充滿信心,那就是商標設計,去年10月,他賣出了一個服裝品牌的商標,得了1.5萬元。他現在把“開記望仔”也做成了商標,他覺得這個以後也可以換來收益。他做了8件衣服,自己一家人和幾個親戚都有一件。

  他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給望望申請吉尼斯紀錄,朋友已經傳給了他一張申請表,但他不知道怎麼填。他計劃,今年秋天,能給望望申請一個“1680米河堤障礙快速走鋼絲”的吉尼斯紀錄。

  C

  培訓歷程

  他買了一本《再見,中國式家長》,並在文中重要部分畫上橫線標注出來。他説,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遵循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學習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孩子以後做一個有出息的人,自信、獨立、善良。這個農村父親講出的道理,大部分來自於這本書上。

  爺爺遺願, “好好培養望望”

  多位鄰居向成都商報記者證實,張禹確實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工夫,雖然他們大多數並不認同張禹的培養方式,認為他是個“瘋子”“一根筋”,“一天就把孩子弄來走鋼絲,還傳到網上去。”但鄰居還是“不得不”佩服張禹有耐心、有毅力。

  “我現在就是要把父親的愛傳遞下去”,張禹説,所以自己設計的T恤上,印上望望的卡通頭像,“開記望仔”,就是父親和兒子的名字,“這裡面沒有我,我覺得我不重要,重要的是‘繼往開來’,這個詞語很好。”

  在對望望的各種技能培養中,張禹都會提起自己的“老爹”。事實上,望望的爺爺已經去世兩年了。張禹説,他是家裏的幺兒,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從小在家備受寵愛。

  “父親去世以後,我什麼都幹不來,種地不會,與人打交道也不會,也沒有自信。”張禹説。鄰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張禹的父親在當地是個很能幹的人,父親在的時候,張禹就是“大樹下面好乘涼”,現在父親去了,張禹這個“小樹才獨自面對風雨”。張禹説,他要讓望望從小就鍛鍊自立自信,不能像他這樣。望望的奶奶則表示,老頭子去世的時候,還專門給望望找了一個乾爹,“就是要好好培養望望。”

  邊學邊教,

  教育理念大多來自一本書

  張禹出生於1983年,讀書的時候成績並不好,轉過學,只讀了初中,然後外出打工,但他對網路很感興趣。對於教育孩子,他一樣在網上淘了很多經驗。在跟記者的交流中,他總能輕易講起某個寓言故事,心靈雞湯文,並對這些“知識”深信不疑。

  他還買了一本《再見,中國式家長》,並在文中重要部分畫上橫線標注出來。他説,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遵循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學習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孩子以後做一個有出息的人,自信、獨立、善良。這個農村父親講出的道理,大部分來自於這本書上。

  最開始直播時,張禹並不能表現很好,説話很結巴,也不知道説點什麼,他的朋友教了他很多。很多網友也給他支招,私下里加上他的微信,隨時互動聊天,包括怎麼教育孩子,是不是把孩子送去學雜技,或者邀請參加商演活動等。

  張禹很熱情地跟網友互動,並很快學會了最新的網路詞語。但他也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參加商演,直播展示孩子,但並不用這種方式去賺錢。

  學鋼琴、學舞蹈?

  我沒那條件

  在張禹的手機備忘錄裏,記錄著好幾筆欠賬,從最少的幾十元,到最多的7000元,一共有10000元多一點。一筆350元的欠款,是前不久帶望望去巴中找一家專業的跆拳道訓練館欠下的,當時對方説要資助望望,他帶著孩子去了,但對方的冷漠,讓他又放棄了去跆拳道館訓練。

  張禹的妻子何麗梅在江蘇一家化粧品企業打工,每個月有4000多元,但每個月只能休息兩天,9歲的女兒跟何麗梅在江蘇上學。6月12日上午,何麗梅打來電話,説女兒被老師要求請家長,張禹馬上打電話教育女兒,“你要是不好好讀書,那你就去打工,天天去上班。”

  何麗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張禹在家裏照顧望望,以及讓望望訓練走鋼絲等,她都知道,她隔兩天都會跟望望打電話、視頻等,“自家的孩子,當然非常想念。”關於孩子喝酒的視頻,她説每天忙著上班,還沒有看到,丈夫也跟他説過了,她相信丈夫,“怎麼可能讓孩子喝那麼多酒。”

  何麗梅説,在教育孩子方面,她主要還是聽丈夫的,“他比較懂一些”,對孩子好,我們當然都願意去做,而且孩子有興趣,我們大人沒有逼著他去做。何麗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她和張禹正在討論,是不是把望望帶到江蘇去念小學,這樣一家人可以在一起,條件也總會好些。

  “孩子有興趣,我就陪他玩,如果他哪天不玩走鋼絲了,要玩籃球、足球,我也一樣支援他。”面對記者,張禹又説,“我何嘗不想讓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可我沒那條件。”

  瘋子OR嚴父

  教育專家:

  改變望子成龍,

  以“平常心”培養孩子

  《三國演義》中劉備誇讚關興張苞“虎父無犬子”,形容英雄基因代代相傳。這句話引申在中國很多父親的身上,卻變了味,不管自己是不是虎父,但卻要求自己的孩子決不能成為謙辭“犬子”,依然要成為“虎子”。這位訓練兒子走鋼絲的父親可謂虎父,可能也代表了好多家長的“一廂情願”:“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自立,鍛鍊孩子的膽識和專注”。

  對於訓練兒子孩子走鋼絲,並直播到網上,周圍很多人都覺得張禹是個瘋子,有網友也質疑他直播的目的,認為他在拿孩子炒作。在“孩子喝酒”的視頻留言區,網友除了表示關切孩子喝酒不好的問題外,更多網友把矛頭指向了張禹,稱這個做父親的不負責任,甚至用很過分的語言罵他。事實上,張禹的教育理念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認為孩子的學習是第一位的,怕商演影響孩子學習;另一方面,他又對望望成了網路紅人,很是得意。

  教育專家建議,在培養下一代的過程中,家長應保持“平常心”,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切忌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下一代,要給青少年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

  下一頁   [延伸閱讀]   中小學生砸錢追熱門網遊 未成年人網遊行為如何監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