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不像話了,有人不顧清退疏解低端産業的政策,居然還在新建、經營露天廢品收購站。既搞亂了周邊環境,又存在消防、人員安全隱患。該儘快取締拆除。”近日,讀者劉先生來電反映,在朝陽區金盞鄉樓梓莊村西頭,今年3月份開始,有人佔了農用地建起一處廢品回收站,無任何證照和審批手續,還私自改變了土地使用性質。
6月8日,記者輾轉找到這處位於樓梓莊村委會西邊500米的廢品站,只見現場車來車往、機聲隆隆,近6000平方米的院內,到處堆積著小山似的廢鋼材、鋼管、鐵條、廢塑膠瓶子、廢舊報紙、編織袋等,幾臺鋼材加工機和塑膠瓶打包機正在開足馬力作業,將成堆的廢品打包、裝車、外運。現場可以看到切割鋼材産生的火花,而機器周邊就散落、堆放著廢木板、破報紙、塑膠袋等易燃物。院子北頭的墻根下,還搭建著幾間簡易彩鋼木板房,房頂上支著太陽能熱水器,屋門口放著蔬菜,顯然這個廢品站的經營者吃住都在市場內,使這處廢品站成了典型的違法“三合一”市場。
記者與院內忙活的幾個工人交談得知,這個廢品站是今年3月份新建的,原本是老闆佔了村裏10畝地搭起鋼架,準備建儲運倉庫。後來,因為用地手續違法,被叫停了。一個工人手指著現場兩排巨大的鋼架子説,“您看,本來倉庫架子都搭好了,就差四週砌墻和封頂了。”他告訴記者,一看建倉庫無望,老闆就轉而把場地搞成了廢品收購站,收購、加工和轉運各類廢品,用的廢品經營執照也是借來的。記者問他,附近的一些露天廢品收購站都陸續被清理、拆除了,這裡的生意怎麼還這樣紅火呢?他回答,老闆説能幹一天算一天,有人來查,再説。
就在記者現場調查和了解情況時,該廢品站內的幾個人警覺了起來,紛紛圍攏來,質問記者是幹嘛的。他們顯得有點緊張。記者只好謊稱是來詢問廢品價格的,打算來賣破報紙等,他們讓記者快點離開,別影響他們做生意。
記者隨後致電朝陽區國土分局辦公室,核實金盞鄉樓梓莊村這處廢品站用地的合法性。朝陽區國土分局給記者答覆説,自今年3月以來,就不斷有人向他們舉報説,有人在樓梓莊村委會西邊500米處的實樹藤菜園子佔耕地建種植大棚,後改建成廢品回收站,已建完,佔地面積約20畝地。經國土局查實,這個廢品站未取得相關用地審批手續,而且初步核查,發現其存在違法收購廢品的行為,已多次通告金盞鄉政府要求其督促整改。朝陽區國土分局還將進一步查實,依法按規定做出處理。
記者還詢問了金盞地區辦事處綜治辦的相關負責人,他答覆説,按照朝陽區政府今年二季度的統一部署,將繼續拆除居民區內的私搭亂建、農村宅基地私加擴建、出租大院、廢品收購站等違法建設和疏解低端産業,提升環境品質。而經核實,金盞鄉樓梓莊村的這處廢品回收站屬於拆除、疏解範疇,已責令村委會限期取締此廢品回收站。
本報記者 孫小傑
通訊員 葛新文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