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燒餅店老闆目睹高考26年:今年家長心態不錯

2017年06月08日 15:45:33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老師、交警、校門口的小店老闆……

  一年年,他們看著考生進去,看著考生出來

  他們眼裏,新高考的變與不變

  他與高考的緣分:23年

  人物:杭七中老師鄭曉明

  親手製作46份書籤送給全班同學

  杭七中高三(6)班班主任鄭曉明老師,大概是最有情調的語文老師之一,因為他每次高考前都要跟自己班裏的每個學生合影,並寫上祝福,送給學生。

  今年,這個“傳統”還得到了進一步發揚:鄭老師把跟46名同學的合影分別製作成了書籤,在高考第一天和准考證一起發給考生。鄭老師在微信朋友圈裏曬出這些書籤,説它們“已注入老鄭畢生內功,伴你考場順意,今生順利!”

  “就當是給同學們的‘護身符’吧!”鄭老師笑道。看得出來這位老師相當受歡迎,昨天一大早,高三(6)班的學生就喜滋滋地拿到了鄭氏書籤,有一位橋牌打得特別好的“牌神”馬曉春考完第一場語文,發現飯票丟了,還去跟老師蹭飯吃。

  鄭曉明已經有23年教齡,在杭七中任教7年,帶過四屆高考生。而在此之前,他還在鄉鎮中學任過教。“1995年我剛工作的時候,鄉鎮中學用的還是油印機,考卷是要用蠟紙刻的,1997年開始,學校終於不再用蠟紙油印了,但是學校只有一台列印機,印試卷都要排隊。那時候也沒有網路,獲取資訊沒有那麼方便。”

  在鄭老師看來,高考語文是變化比較平穩的科目,“在2000年前還有考現代詩歌的,而且是客觀題,後來變成了主觀題。現在的語文試卷詩歌部分都會考古代詩歌,後來加上了《論語》等傳統文化經典。而閱讀理解的主觀題目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從前還有那種五選二的選擇題,這個題型已經消失很多年了。”

  語文試題的順序也變了。10年前考試的順序是語文基礎-小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古詩文默寫—大閱讀-語言運用-寫作。而現在變成了語言基礎-語言運用-小閱讀-大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傳統文化經典-古詩文默寫-寫作。“雖然考試模組本身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順序的變化使得現代-古代-寫作三大模組更為清晰了。” 本報記者 鄭琳 文/攝

  他與高考的緣分:16年

  人物:交警胡浙寧

  一邊指揮交通一邊安撫家長情緒

  昨天早上8點24分,杭高考點外出現一個小意外:一位考生忘帶身份證了。現場執勤的杭州武林中隊指導員胡浙寧了解情況後,馬上安排愛心送考車,讓考生爸爸趕緊回家去取。考生的家在濱江,當時正是早高峰。胡浙寧一邊安慰家長,讓他不要急,指引他從環城北路上高架;一邊將這個情況上報到指揮中心,“我這裡有一輛計程車尾號4847,請在沿途給予通行保障。”

  做完這些,他才稍微鬆口氣,等著考生家長及時從家中取回身份證。

  9點18分,考生家長終於趕回來了,在大家的護送下,把准考證送到了等在校門口的老師手中。

  在昨天高考的第一天裏,杭州約有2000余名警力投入到疏導早高峰交通出行的工作中,他們為高考考生的暢通出行提供有力的保障。胡浙寧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他為高考保駕護航已有16載,“我記得第一年是在中策職高,今年是在杭高門口。”胡浙寧説,他高考前一天晚上還在值班,一直到淩晨2點才睡,早上6點50分就趕到了杭高門口。他們前期先跟學校對接,了解考點的人數,提前進行踩點。“杭高附近在進行地鐵施工,我們要查看對考生接送有沒有影響。”

  擺放“禁止鳴號”、“即停即走”的提示牌,設置路障給考生騰出一條專用通道,做完這些工作,7點10分左右,陸續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交警們開始疏導交通。“考試前的交通保障壓力最大,因為考前如果交通擁堵可能會影響孩子們的心情,所以我們都會提前兩天把一些路障和設備放在學校裏。”胡浙寧説。

  “急死了,今天早上7點半才起床,太淡定了。”“不要急,待會早點過來接她。”一位母親開著車把女兒送到學校,胡浙寧一邊安撫著家長焦慮的情緒,一邊指揮著讓家長即停即走。

  “在高考考點守護16年,我也算是陪著孩子們一起高考,最怕孩子們趕不及考試。這對於他們來説是一場考試,對我們來説也是。所以希望孩子們和家長們能提早做好出行的準備,早點出發,最後希望他們考試順利。”

  本報記者 梁建偉/文董旭明 張迪/攝

  他與高考的緣分:26年

  人物:胖子燒餅店老闆老應

  考點門口人不多 今年家長心態不錯

  1992年,胖子燒餅在學軍中學附近開業了,這一開就是26年,成了“杭城知名燒餅店”。也因為這樣,老闆老應目睹了26年的高考。

  昨天早上六點半,胖子燒餅店就開張了,其實高考日,老應的燒餅生意並沒有平時好,“因為高一高二學生都不在,高考生的家長們早就安排好了豐盛的餐食,很少有在高考日來吃燒餅的。”

  早上八點半,考生們入場完畢,家長們漸漸散去。老應便在重新空曠起來的路上晃蕩,也會在學軍中學門口看看,跟保安們聊聊天。今年,他最大的感慨是,以前家長們都是一直候著,等到考完為止,擁堵了整條路,“今年,考點門口的家長很快就散了,心態不錯。”

  在老應的高考記憶裏,“最開始,家長騎著自行車送孩子來考試,父母背個包、拎飯盒,那時候是七月考試,大家都自備扇子。現在都是開車來回,車上有空調,沒車的早就訂好附近的賓館,午飯也都訂好了,條件好了嘛。”

  他回憶道:“以前文三路很窄,沒有現在寬敞,汽車開不進,交通也不方便。而最近幾年,學軍中學門口的文三路上,在開考前和結束前,都可以停車,警車、醫生、愛心車隊、免費領取水點也都有了。”

  老應和高考最實在的一次聯繫,是他女兒2008年參加高考。

  自從1992年來杭州闖蕩後,女兒就留在了麗水老家。因為生意忙,老應對女兒的學習和生活很少關心。高考前夜,他接到了女兒打來的電話:“爸爸為什麼你不趕回來啊?”

  老應當時馬上問了連夜趕回麗水的打的費,要1000塊,想著自己賺錢不容易,還是選擇了第二天一早趕回家給女兒鼓勵。説到這,老應心裏很慚愧,也有些自責。不過最後,女兒還是考上了本科。

  在老應看來,無論是讀書還是打工或者像他這樣開個小店,“掌握一門技術,才是關鍵。”

  (原標題:燒餅店老闆目睹高考26年:今年家長心態不錯)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朋友圈裏的浙江新高考首日:考生和家長淡定不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