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上官雲)長期以來,像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等館藏較為豐富的博物館,幾乎天天都會迎來不少遊客。客觀上,這也對博物館參觀秩序等形成了壓力。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前夕,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走訪了國博、首博等博物館,發現儘管有工作人員不停提示,但一些不文明行為還是時有出現。
不文明頑疾一:“熊孩子”難應付
近幾年,探討如何規範“熊孩子”在博物館行為的文章,幾乎隔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大概是出於天性,儘管有隨行大人“耳提面命”,孩子們在博物館看到自己喜歡的一些圖畫、精巧的瓷器、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各種質地的小人兒等展品時,還是難以控制喜愛之情,想方設法也要近距離接觸一下。
在國博,一位小朋友看到展廳內奇形怪狀的各式錢幣,立即好奇地將臉蛋貼了過去,但卻被展櫃阻隔了,情急之下,伸手拍打了起來,幸好被隨行親友及時帶離了。
該展廳的另外一個區域,另一位年約五六歲的孩子忽然開始高聲尖叫,嘴裏含混不清地喊著什麼,年輕的媽媽趕緊上前制止,但卻沒有多大效果。而頃刻間,孩子的叫嚷聲就成功吸引了周圍數名參觀者的眼球。
“這麼吵,對觀展很有影響。”其中一位參觀者的抱怨裏透著一絲無奈,“去了好幾次博物館,五次裏有三次能碰上小孩胡鬧,一些‘熊孩子’實在討人嫌。可正因為是孩子,你還不能説什麼”。
不文明行為二:使用閃光燈 按壓展櫃
眾所週知,博物館展廳裏禁止使用閃光燈,在相應的展品前也會有相關提示牌。道理很簡單:閃光燈和紅外對焦系統會對文物的光澤和色彩産生不良影響,尤其不利於書畫文物——很多珍貴文物,禁不住人人都這麼“閃”一下。
在國家博物館,儘管南11展廳有工作人員來來回回穿梭提示“請不要使用閃光燈”,但偶爾還是會有耀眼的光閃過。一名工作人員説,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那樣的強光會傷害到文物,大家聽到提醒都基本會改正”。
還是在南11展廳,一名參觀者轉到了古代紙幣展櫃前,可能是想看得更清楚,他俯下身子,仔細觀察錢幣的樣式,同時手臂也壓在了展櫃上。
見此情景,一名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制止,“先生請您不要按壓展櫃”。見狀,該男子一臉不好意思的匆忙離開了。
不文明行為三:公共區域只顧自己
一般來説,博物館裏都有供參觀者休息的一塊區域,在這兒,走累了的人們能歇歇腳,喝點水。但有些時候,這些公共區域會有一些只顧自己的人,影響其他人正常休息。
臨近中午12點,國博裏坐下休息的遊人多了起來,幾乎每一層的公共座椅上,都三三兩兩坐著人。這時,一位女士旁若無人脫掉一隻腳上的鞋襪,幾位路過的參觀者紛紛閃避。
“也許是腳上磨泡什麼的,可能很疼才這樣。但可以去衛生間處理的,公共場所實這樣不是太好。”一名參觀者説道。
在首博,一位男子則直接躺在了供人們休息的長椅上,其他人只好“轉移”到別的區域休息。一位剛準備坐下的老人愣了一下,搖搖頭又走進了展廳內。
“走了半天,大家都挺累。如果是有原因這麼做,可以諒解。但公共區域內,真的不能只顧自己舒坦。”老人説道。
“雙管齊下”或許才能根治“不文明”頑疾
當然,上述絕大多數人經過工作人員、志願者提醒後,都能改正。但如果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很可能會給博物館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帶來麻煩。像觸摸、按壓展櫃的行為,次數太多會造成展櫃有污漬甚至損傷,既有礙其他人參觀,又不利於文物保護。
為了最大限度糾正那些不文明行為,博物館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記者看到,在國博提供的免費參觀票上,清晰地印著提醒遊客文明參觀的提示語,請參觀者不在場館內大聲喧嘩、不攀爬躺臥等;在首博,記者則看到了志願者,一邊為參觀者講解展覽與展品,一邊提醒他們要文明參觀,這樣才能體會到逛博物館的樂趣。
但只靠博物館,這些不文明行為就能杜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或許,正如一位參觀者在接受採訪時所説的那樣,“要實現文明參觀,還得從博物館方面引導大家有序參觀以及提升參觀者素質兩方面同時努力,從娃娃抓起,大夥兒自覺性上去了,參觀行為也就文明瞭”。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