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從租房到公交卡,押金隨處可見 信用生活離我們多遠?

2017年05月03日 09:4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5月3日電(邱宇) 租房仲介不退押金怎麼辦?共用單車押金去哪了?生病住院押金交得是不是太多?生活中,很多人有過類似的困擾。

  法律上對押金有沒有明確的規定,押金與定金有何區別,憑信用免押金能否成為一種生活的新趨勢?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對此進行了探討。

  你交過哪些押金?

  共用單車火了,但關於押金問題的爭議一直存在。

  目前,各類共用單車平臺收取的押金從99元到299元不等,部分推出了免押金服務。據中新網微博今年3月發起的一項調查,支援免押金的網友主要擔心押金被挪用、押金難退的問題。

  其實,不只是共用單車,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押金,比如租房、租車、生病住院、辦公交卡和飯卡等。“押金難退”也給不少人帶來了困擾。

  以租房為例,“黑仲介”重重設卡、不退押金的現象依然存在。中新網記者此前調查發現,有不法仲介在租房合同中設“霸王條款”,隨後以租戶違反條款為由剋扣押金。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透明度和安全性是押金收取的兩大問題。一是要明確押金的合理性,即為何收取這麼多押金;二是要明確押金存放在哪,防止平臺或交易方跑路。

  押金與定金有何區別?

  押金經常引發爭議,那麼,到底什麼是押金呢?

  “押金是質押擔保的一種形式,”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告訴中新網記者,我國法律對“押金”的概念並無明確規定,甚至很少使用“押金”一詞。

  熊定中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押金的債務擔保領域,依據“法無禁止即自由”的法律原則,押金可依據當事人雙方約定或者交易習慣而適用。

  押金與定金都是為了保證合同的履行,容易被混用。兩者之間有何區別?

  “定金具有一定的違約懲罰性,而押金不具有任何懲罰性。”熊定中説。

  他指出,根據《擔保法》,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而押金不具有懲罰性,僅在債務人不如約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方可從押金中優先受償,從而填補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從金額來看,熊定中説,《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而押金的金額一般等同或接近於遞交的標的物。

  可以不交押金嗎?

  現在,酒店、租房、共用單車、醫療等多個領域均有免押金服務,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金引發的糾紛。

  芝麻信用是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的第三方徵信機構。據統計,ofo、永安行、優拜單車、騎唄單車、funbike單車在部分城市中,用戶芝麻分達到一定程度,都可免押金騎行。

  另據芝麻信用發佈的《全國城市信用免押服務報告》,信用免押服務已經覆蓋到全國381個城市,近2000萬人已經享受過免押金服務的便利。

  芝麻信用方面告訴中新網記者,在廣州一家醫院,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用戶均有機會享受“先診療後付費”服務。用戶可以免除所有排隊付費環節,直接掛號、診療、檢查檢驗、拿藥,就診完畢不用支付就可離院。每天20時,患者可根據支付寶平臺推送的待繳費資訊點擊支付,由此縮短了就診時間。

  憑信用免押金能否成為一種趨勢?

  憑藉較好的信用評分免除押金的模式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趨勢呢?

  2015年年初,央行曾發佈《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騰訊徵信、芝麻信用、深圳前海徵信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

  對此,有專家表示,民營徵信數據採集源更廣,將會滲透生活細節,而其信用報告評分的高低也將影響到個人租車、買房子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機構獲得個人徵信牌照。

  儘管如此,劉俊海認為,憑藉信用免除押金的模式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他説,徵信體系的建立有助於企業精準鎖定自己的誠信客戶、優質客戶,也能倒逼公民更加注重個人信用。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如何?

  以共用單車為例,2017年4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信用體系不完善已成為制約共用單車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哪有需要,信用建設就應該延伸到哪。4月27日,國家資訊中心與10家共用單車企業簽署信用資訊共用協議,將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政策上,國家發改委在3月發佈的《分享經濟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單列“信用體系”條目,明確提出“積極引導平臺企業利用大數據監測、用戶雙向評價、第三方認證、第三方信用評級等手段和機制,健全相關主體信用記錄”“依法加強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為等資訊線上披露,大力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國務院去年6月印發的《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嚴重失信主體制定了懲罰措施,滲透生活中多個細節,包括但不僅限于限制出境、購買不動産、乘坐飛機和旅遊度假等。對此有專家表示,未來失信者將“寸步難行”。

  來自官方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累計歸集各類信用資訊近8億條。“信用中國”網站發佈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資訊突破2500萬,累計訪問量超過2億人次,日訪問量突破300萬人次。(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