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三問北京西站志願者詐騙:如何得手?何以難治?

2017年04月28日 09:20:1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三問北京西站"志願者詐騙":如何得手?何以難治?怎麼破解?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梁天韻 丁靜 王化娟)近日,網上一篇文章指出,北京西站有行騙人冒用“志願者”身份騙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一些網友跟帖表示自己也有類似遭遇。火車站為何會有“志願者”行騙?如何治理?新華社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詐騙如何得手?

  根據網路曝料,當事人在網上交錢訂好了票,到車站自助取票機取票時卻列印不出來。一位自稱“志願者”的男子主動上前攀談,稱需要補521元現金才能取票,隨後,另一位“志願者”出現,拿走當事人取票機上的身份證和現金,到人工窗口“幫忙”取票。當事人追過去,窗口售票人員告知其“被騙了”。

  對此,北京西站售票車間副主任金舉書解釋説,自動售票機在讀取旅客身份證資訊後,頁面會彈出其近期購買的車票資訊。如果旅客只購買了一張車票,車票資訊後會自動勾選列印。然而如果此時有人趁乘客不備,將對鉤取消,那麼列印車票的按鈕就會自動消失。“正是抓住了一些旅客著急上車,並且對售票機操作不熟的特點,才使得騙子有機可乘。”

  對於當事人和網民擔心的自助取票機被“動手腳”的問題,北京西站黨委書記宋建國表示,自助取票機是局域網,不連外網,不可能被人惡意破壞或操控。

  此外,網路文章還指出多位執法人員對求助態度“漠然”,最終是當事人自己從兩名“志願者”處要回了錢,騙子則掙脫逃跑。北京西站派出所副所長許佔東表示,按照規定,鐵路公安部門無論任何時間收到任何報案都應積極處理,網路文章所述詐騙案件及相關情況目前正在調查中。

  為何成頑疾?

  一位長期在北京西站工作的保潔員告訴記者:“這附近有好幾個詐騙團夥,大概四五十個人。民警一來就躲到天橋下,民警一走,就又出來了。”

  另一位保潔員告訴記者:“他們(騙子)專挑急著趕路的人,要麼就是農民工,一張兩百多元的票,他們能要三四百,被騙的人不少。”

  經常從西站乘車出差的乘客蔡玉珠質疑説,騙子竟敢在火車站明目張膽假冒志願者,説明這種問題“非一日之寒”。

  乘客張娟説,自己親眼見過西站周邊一些商鋪工作人員,明目張膽地穿著類似鐵路工作人員的制服。自己有一次追問過其中一人,問他是不是鐵路工作人員,他面不改色地回答:這是我們自己做的衣服,跟鐵路無關。

  火車站附近人流量大、環境複雜,治理難度較大。鐵總及各地鐵路局每年都要集中整治。

  2017年春運期間,各地鐵路公安推進維護穩定“天網”、整治站車治安“利劍”和打擊倒票“獵鷹”等戰役,對車站綜合治理起到了集中整治的效果。但許佔東、宋建國等認為,西站周邊綜合治理仍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違法成本低。許佔東表示,此類騙子違法成本非常低,被抓住後,一般情況下適用的治安懲罰基本為警告、罰款和治安拘留。拘留時間通常在七天到十五天之間,拘留釋放後,很多人繼續作案,然後再被拘留幾天……所以目前常用的懲罰力度不夠,導致詐騙行為屢禁不止。

  其次,報案率低。由於西站人員密集,乘客因為趕火車時間緊,受騙之後大多數選擇吃虧忍耐匆匆離開,報案的人很少。

  第三,業務交叉。西站地區治安由北京市公安局西站分局、西站鐵路派出所、城管支隊以及西站地區管委會共同負責,幾方定期開碰頭會,聯防聯治,隨時溝通。但也有專家對此機製表示擔心,多頭管理容易導致權責不清,遇事互相推諉。

  “治理難”如何破解?

  針對此次輿論高度關注的“志原者詐騙”,北京西站25日回應稱,已出臺多項措施,包括在前期組織80名警力的基礎上,再調集100名便衣警力開展專項打擊,對自助取售票機進行24小時區域盯守和邏巡防控。

  記者近日在北京西站北廣場看到,出站口處有10多名警察,自助取票區和進站口的廣播裏一遍遍播放著防騙警告。

  一位協警在現場不斷告誡乘客:“直接取票就行,不要相信主動‘提供幫助’的人。”

  對於取證問題,北京鐵路警方表示,在各取售票點設立“公便結合”的警組方便旅客報警。公開民警負責巡視和受理旅客報案,便衣民警負責取證和打擊控制。無論旅客現場發現或到派出所報案,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取證工作。

  此外,為解決多頭管理容易導致權責不分、互相推諉的問題,北京西站地區管委會表示,鐵路和地方公安機關開展聯合整治行動時,要同步行動,達到震懾和控制的常態效果。

  乘客蘇昊説,盤踞于西站地區的騙子多屬團夥作案,人多勢眾、有恃無恐,必須加大打擊,連根剷除。可以加大對“慣犯”的懲處力度,並通過媒體曝光,讓“反面典型”對社會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此外,讓民警巡查與群防群治結合,對舉報情況“發現一例、處理一例”,讓騙子真正“不敢騙”。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認為,從政府管理的角度講,鐵路公安是一個歷史遺留現象,應當將管理責任歸於統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兵建議,加強火車站的有序規劃與科學引導,營造和諧規範的車站治安環境,從根本上有效降低詐騙滋生的空間。(參與采寫:鄭逢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