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近七成人表示身邊異地婚姻常見 多數人認為易致離婚

2017年04月27日 09:38: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67.7%受訪者表示身邊異地婚姻現象常見

  僅5.0%受訪者能忍受5年以上的異地婚姻

  現實生活中,不少夫妻由於各種原因兩地分居。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婚姻亮起紅燈,給家庭生活帶來一系列影響。不過,也有人克服了異地婚姻的問題,很好地維繫了夫妻感情和家庭。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7.7%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異地婚姻現象常見,據受訪者觀察,産生異地婚姻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就業機會(66.8%)和工作調動(58.7%)。72.3%的受訪者認為異地婚姻容易導致夫妻疏遠甚至離婚。58.9%的受訪者發現長期異地婚姻的夫妻往往最終會有一方做出讓步,去另一方身邊。

  受訪者中,74.0%的人已婚,18.5%的人處在異地婚姻的狀態。來自北上廣深的受訪者佔32.5%,來自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佔30.3%,來自省會城市以外地級市的佔24.2%,來自縣級市的佔8.5%,來自鄉鎮或農村的佔4.3%。90後佔17.5%,80後佔51.4%,70後佔24.5%。

  67.7%受訪者表示身邊異地婚姻現象常見

  今年31歲的魏志立和朋友在北京開音樂培訓班,半年前,由於妻子回家待産,夫妻二人開始了異地婚姻。魏志立坦言,妻子剛走時,他很不習慣。“我們大學時就在一起,畢業後一起在北京生活了6年。我平時工作忙,老婆在我身邊時,偶爾還會覺得她有點黏人,她回老家以後,我才發現自己連做飯打掃等基本問題都搞不定”。魏志立説,他身邊也有一些夫妻兩地分離,“現在這種現象很常見,都是為了賺錢和生活”。

  今年37歲的白靜霞家住河北邯鄲,是一名會計。她和丈夫已經異地生活了6年。在她看來,夫妻雙方選擇兩地分居也是因為生活的緣故。“結了婚的人大都背著房貸、車貸,在大城市工作一般比在小城市賺得多。如果夫妻一方有工作機會,另一方暫時沒有,就可能出現兩地分離的情況”。

  調查顯示,67.7%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異地婚姻現象常見,回答很常見和比較常見的受訪者分別佔15.6%和52.1%。

  據受訪者觀察,異地婚姻産生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就業機會(66.8%)和工作調動(58.7%),其他依次是生活成本(32.5%)、孩子養育(31.2%)、老人養老(24.4%)、戶籍不同(22.9%)和社保關係(12.8%)等。

  進一步調查顯示,處在異地婚姻狀態的受訪者把“孩子養育”的原因排在第三位。

  唐漢輝(化名)是來自南京某高校的碩士研究生,今年23歲。在他看來,異地的情況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談戀愛時兩個人在一起,但工作地點並不在一塊,因此兩個人只能異地,定期相聚一下;第二種是結婚的時候在一起,由於工作的變動,為了事業的發展,只能異地;第三種是受制于工作性質的影響,經常出門在外,無法經常在家。

  72.3%受訪者認為異地婚姻容易導致夫妻疏遠甚至離婚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異地婚姻容易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夫妻之間疏遠甚至離婚(72.3%),其次是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60.7%)。其他問題還包括夫妻雙方孤獨不安(50.2%)、家庭內部事務壓在一方肩上(33.5%)、家庭經濟負擔壓在一方肩上(31.1%)、交通成本高(30.9%)和晚育(21.4%)等。

  調查顯示,84.2%的受訪者認為異地婚姻對夫妻感情影響大,認為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受訪者分別佔25.3%和58.9%。

  高相君是河北衡水某政府機關公務員,由於工作原因,他和妻子暫時兩地分離,一週只能見一次。在他看來,異地婚姻的好處就是“小別勝新婚”。“每次回家都有一定程度的新鮮感,比較珍惜見面的時間,感情更加穩固”。但高相君也認為,長遠來看,異地婚姻不利於家庭關係的處理,還造成資源浪費。“我倆的主要花銷就在車費上,每次回家交通費就達300元,一個月回去四五次,是很大的開支了,此外還有電話費等。而且容易引起矛盾,特別是我妻子現在懷孕了,對我的依賴更重,她覺得長期異地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有父母方面,因為地處異地,有些事情解決起來比較麻煩,回家看老人也比較折騰”。

  白靜霞認為,夫妻經常不在一起生活有可能引起矛盾。“雙方都覺得很委屈,生活中的點滴都得自己獨立完成,有時候也很累,比如妻子往往要看孩子、做飯,還要出去工作掙錢,每天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特別是孩子和工作有衝突時,就會埋怨丈夫不在身邊。丈夫自己在外面打工,生活需要自理,有時候工作壓力大了也會覺得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夫妻感情就會變淡”。

  調查中,16.9%的受訪者坦言自己完全不能忍受異地婚姻,53.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忍受兩年及以內異地婚姻,15.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忍受3~5年的異地婚姻,僅5.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忍受5年以上的異地婚姻,8.9%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

  進一步調查顯示,處在異地婚姻狀態的受訪者對異地婚姻的忍受時限長于其他受訪者。年齡越大的受訪者對異地婚姻的忍受時限更長。

  高相君坦言,自己最多能忍受3年左右的異地婚姻。“我和妻子現在這樣已經兩年了,光我倆好説,但明年孩子就要出生了。而且第三年對夫妻感情也算是一個坎吧,時間太久了,因為異地産生的新鮮感也就淡了”。

  68.6%受訪者認為異地夫妻應定期相互探望

  異地婚姻的夫妻怎樣維繫感情和家庭?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定期探望對方(68.6%)和多關心對方的工作及生活(66.4%)是兩個最好的方法,58.1%的受訪者認為異地婚姻的夫妻應該多通過電話和網路溝通,49.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建立共同目標,26.6%的受訪者認為劃分好家庭責任能幫助異地婚姻的夫妻更好地相處,22.3%的受訪者認為寫信和送禮物是個好辦法。

  進一步調查顯示,在寫信送禮物和劃分好家庭責任兩種方法之間,處於異地婚姻的受訪者更推崇前者。

  魏志立認為,異地婚姻對夫妻感情影響有多大,還是取決於雙方的處理方式。如果能處理好,依然會很恩愛。

  “最重要的是多支援、理解、包容、鼓勵對方,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反婚姻原則的事。還可以培養一些共同愛好和興趣,製造一些浪漫,比如看電影、吃大餐、互贈禮物、逛街等,我倆每週末都這麼幹,有時候也宅在家裏看電視劇,看完之後再聊聊故事情節。”高相君説,他和妻子還是打算最終要在一個地方生活,為了這個目標,他們也都在努力。

  調查顯示,58.9%的受訪者發現長期異地婚姻的夫妻往往最終會有一方作出讓步,去另一方身邊。

  那麼,哪一方作出讓步的情況更多?38.8%的受訪者發現妻子作出讓步的情況多,17.1%的受訪者發現丈夫作出讓步的情況多,44.1%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進一步調查顯示,處在異地婚姻狀態的受訪者中,回答丈夫作出讓步的比例高於回答妻子作出讓步的比例。

  “其實這也説不上讓步,而是雙方的一種取捨。”唐漢輝認為,異地婚姻的夫妻不管誰去誰身邊,一般都是為了讓生活更好。“因為雙方的事業發展肯定不一樣,一般就是向事業好的靠攏”。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周易 實習生 高辰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