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39年前母子倆同時被拐 現在亡母DNA助兒回家

2017年04月17日 06:36:34  來源:重慶晨報
字號:    

  原標題:39年前,母子倆同時被拐 現在,亡母DNA助兒回家

44歲的霍咏奇(中)終於與父親(右)等親人團聚。 寶貝回家志願者供圖

  44歲的霍咏奇(中)終於與父親(右)等親人團聚。 寶貝回家志願者供圖

  “我要找到孩子,洗清我的罪名。”這是60多歲的陳金容臨終前説的最後一句話,直到離世,弄丟兒子是她仍未放下的心結。

  4月14日,陳金容的兒子,44歲的霍咏奇回家了,從甘肅到重慶,這條回家的路走了39年。令所有人欣慰的是,正是這位母親生前留下的DNA,幫助霍家人終於在今年找到了被拐的孩子霍咏奇。

  39年前

  回家途中母子倆同時被拐

  14日一早,綦江區永城鎮中華村,村裏人拉著紅色條幅,霍家院壩裏黑壓壓一片,或站或坐擠滿了人,四方鄰里,還有人在不停地向這個院子趕。中華村的老人們激動地説:“娃回家,已經去世的陳金容總該瞑目了。”

  霍家院子大門、墻上貼著醒目的橫幅“歡迎霍咏奇寶貝回家”,霍家人焦急等待著親人的到來……

  中午,列車k544緩緩駛向重慶北站,從甘肅到重慶。霍咏奇嘆了口氣,“離家時,我是懵懂孩童,歸家時,已人到中年,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個家庭的變故,發生在1978年冬季。

  只有6歲的霍咏奇第一次坐上火車,這是他最後一次跟在媽媽身邊,目的是從趕水老家去四川監獄探望父親。當年,家裏除了排行老二的霍咏奇,還有一個妹妹和哥哥,爸爸霍本貴因買賣糧票被判勞動教養。媽媽帶他出門,本是為了一家人能有短暫的團聚。

  在從四川回程的路上,人販子盯上了母子倆,並趁其放鬆警惕給兩人吃了一些東西,霍咏奇和母親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人販子帶到了福建。之後,媽媽陳金容被賣到福建省閩侯縣,霍咏奇從此失去了聯繫。

  背負猜疑

  母親離世前請志願者採集DNA

  幸運的是,買下陳金容的一方在得知她已成家便放其返鄉。孤身一人回到綦江老家的陳金容從此鬱鬱寡歡,不久後,她和家中親人再度啟程,前往福建找了整整兩個月,甚至已經找到了人販子,但人販子直到落網都不肯交代孩子下落。

  陳金容無奈返鄉。此後,二兒子霍咏奇成了她最大的心結,更令她始料未及的,是人們對她的猜疑。久而久之,陳金容開始被鄉親們質疑是她賣了自己的兒子,原因是“為什麼只有她一個人逃了回來?”

  三年前,陳金容因病去世,她在眾人的猜疑中生活了半輩子。

  “我要找到孩子,洗清我的罪名。”這是母親陳金容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

  沒人能料到,正是這位背負了30多年猜疑的母親生前留下的DNA,最終幫助兒子回家。

  小女兒霍咏梅説,直至病重之際,媽媽依舊牽掛著二哥,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他,給家人和自己一個交代。得知有個親戚是寶貝回家志願者,陳金容便囑託其在網上登記失蹤資訊,並採取了DNA。

  留下DNA

  幫助兒子找到回家的路

  霍咏奇回憶,在為數不多的兒時記憶中,“趕水火車站”這個名字印象很深。十幾歲時,他隨養父母從福建到四川廣安生活。此後,曾無數次想要尋親卻一直無從下手,直到看到寶貝回家的宣傳節目,他看到一線生機並立馬登記。

  最終,在重慶志願者蝶戀花、雨涵等人的熱心尋找和重慶市公安打拐辦的積極配合下,捷報傳來,霍咏奇與亡母、父親等親屬的DNA比對成功,他終於找到了回家之路。

  令人遺憾的是,媽媽卻在三年前鬱鬱而終。妹妹霍咏梅説,媽媽生前時刻把二哥挂在嘴邊,説二娃(霍咏奇小名)是一大家人裏最乖的娃兒。這些年,面對鄉親的猜疑,母親從未解釋,只是對兩個子女説:“相信媽媽,我絕沒有賣掉二娃。”

  14日下午,霍咏奇歸家,親戚將他團團圍住,鑼鼓聲響起來,父親霍本貴顫抖著雙手,迫不及待地想與這個39年沒見的兒子相認。“我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見到我的二娃……”霍本貴抹著眼淚説,孩子回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妻子的墳頭,告訴她,“孩子回來了,是你留下的DNA讓他有機會找到回家的路,他會向全村人還你的清白!”

  一生遺憾

  母親已去世,沒法好好盡孝

  霍本貴説,這些年,他沒有埋怨過妻子,“當時人販子給她説有賺錢的路子,也都是為了養活這個家才大意上了當,怪不得她。”

  祭拜母親,與父親、哥哥、妹妹團聚,44歲的霍咏奇帶著妻女回家,情緒幾度失控。

  霍咏奇説,這些年,養父母告訴他,當年媽媽帶他逃出來,在鷹潭火車站遇見養父母並收留母子倆帶回福建生活,媽媽卻把他留下,再一次不知所終。“但在我內心,我一直相信我的母親不會拋下我,但為了寬慰養父母,我沒有反駁。”

  如今,養母已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霍咏奇父子錶示,要放下這段糾葛,重新開始彌補彼此缺失39年的親情。“我的被拐,讓母親背負了半生的罵名和愧疚,如今,我回來了,卻沒有機會再來好好為她盡孝。”霍咏奇説,這是他一生的遺憾。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