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朝陽區東風鄉附近的一處ofo車輛維修點近期“火”了。一條數百米的路段旁,堆滿了待修的ofo共用單車,高度約2米多,遠遠看上去像是一座黃黑色的“小山”。在待修單車堆裏,修車師傅一輛輛地檢修損毀的共用單車。近期剛來這個修車點工作的聶師傅稱,這份工作是“一個新興的老職業”。
探訪
待修單車堆放數百米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東風鄉的ofo共用單車維修處。靠近路口的一處空地上堆滿了待修的單車,沿著路再向南走,經過幾輛停放的汽車後,可以看到更長的損毀共用單車堆成了“小山”。
在這條長約1公里左右的馬路旁,差不多有300米被損毀的共用單車覆蓋,一輛輛黃黑色單車堆積成山、高約兩米,延伸到一處小河溝邊。修車師傅估算,這條路上差不多有近萬輛待修的ofo共用單車。
而這條“單車路”又被分為四段,形成三處小空地,每處小空地差不多聚集有七八名穿著熒光背心的修車師傅,加起來有20名左右。
儘管壞了的單車已經堆成“小山”,還是不斷有車輛被送來。下午3時許,幾輛三輪車又載著一批損壞的共用單車來到這處修車點,司機將車開到路南端時看了一眼,“這放不下了都太高了,再放就掉下來了”,隨後只能向北找了一處還能放得下的地方將車卸下。卸車後,司機把已經修好的車抬到三輪車上。據介紹,這批被修好的車將要重新投放到青年路朝陽大悅城附近,“那個地方需求比較多”。
司機介紹,像這樣負責運輸損壞車輛的工作,通常是兩人搭班,每天差不多要來回十幾趟,每輛三輪車可以裝十輛左右的單車,“一天也能找個百八十輛壞車”。
除了三輪車,還有廂式貨車會把損壞的單車拉來,這種貨車可以裝一百輛車左右。司機劉師傅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平時主要在三里屯和國貿附近尋找壞車,幹了一個月左右,現在基本上可以做到掃一眼便能看出來車的好壞。他説:“壞車基本上就幾種:一是沒牌了;二是車胎沒氣了;再就是卸零件。”此外,車牌被刮、輪胎損壞和零件被拆也是修車師傅們口中常提到的幾種損壞類型。
修車點對面的一家麵館老闆介紹,大約從去年11月起,便開始陸續有損壞的共用單車被送來此處維修,此前,這條路主要供附近一些居民停車用。老闆對北青報記者稱,最初單車只堆在道路北側靠近路口的位置,當時只需要四五名修車師傅,但情況在今年年後發生了變化。“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單車越堆越多,‘隊伍’一直往南延伸。”與此同時,對修車師傅的需求日益增大,“這兩天都在招人,在出去裝壞車的三輪車上會貼著招聘廣告”。
人物
修車工:這是一個新興的老職業
聶師傅自稱看到招聘廣告才來修車的。
三年前,孩子成家立業後,聶師傅也從南方老家來到北京,主要在家中照顧孫子日常生活,近期才加入修車師傅大軍。
修車師傅每天早上九點上班,晚上六點下班,中間有一個小時的午休,由於住址四散,師傅們常常選擇在維修點簡單吃點午飯充饑。聶師傅也不例外,中午常常湊合,到晚上下班回家才能吃點熱乎飯菜。
此前,聶師傅已經有近三十年的修車經驗,在老家也開過修車鋪,“我十幾歲就開始修車了,那時候是鼎盛時期,以前騎自行車的人多生意也好,後來在2005年左右,騎單車的人少了,都改騎電動車了,修車的人也少了很多。”後來,聶師傅“轉行”從事過其他工作,直到此次來到北京,才重新拾回老本行。談到共用單車維修師,聶師傅認為這是一個“新興的老職業”。
拿到一輛受損單車,通常要檢查車身。聶師傅介紹,車牌、輪胎、鏈條是重點區域,“尤其是車牌被刮最常見”。對著一輛號牌尾數被涂掉的車,聶師傅要先猜出最後一位數以便打開車鎖密碼,才能更換一塊新的車牌。“沒有車牌就打不開鎖,然後車被送來,我們修完再送出去。雖説換牌簡單,但是也浪費人力、物力。”除了換牌,車鎖和輪胎被損壞基本都要重新更換。
單車堆積的路段路面都覆蓋著薄土,修車工具和單車碰撞連帶著塵土飛起,而四月的北京又漫天飄舞楊柳絮,暴露在這樣的空氣中,師傅們不戴口罩和手套,至少花費十分鐘才能修好一輛車。一天下來,每個師傅差不多能修三十輛車左右。
面對堆積的上萬損毀單車,聶師傅戲稱“不睡覺也修不過來”。儘管很多人曾指出,ofo因為“品質不好”才容易損壞,但聶師傅並不認同:“這車如果自己騎,比較愛惜的話,騎上五六年也不成問題,真希望大家能像愛護自己的自行車一樣愛護它們。”
而對此前網上曾傳言共用單車的修車師傅有“六險一金”,聶師傅只能無奈笑笑:“哪有那麼多,而且我剛來這邊工作,工資怎麼發還不知道。”
在這個修車點,師傅們每週工作六天,在難得的休息日,聶師傅通常會陪伴孩子度過,“休息的時候會出去玩,河北、天津都去,或者就在公園裏面,陪陪孩子就挺高興的了。”對於以後,聶師傅認為,只要自己幹得動,就先做這個。“我們從小就在農村,幹這個也不覺得累,就先幹著也是有點事做。”
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記憶體
多地共用單車維修點“堆積成山”
據一家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發佈的《2016中國共用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用單車整體市場份額中,ofo以51.2%的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一。其中,城市覆蓋數是第二名的3倍,單車投放量是第二名的1.6倍。
單車投放量增多的同時,國內其他地區也出現過維修點堆積數百甚至上千共用單車的情況。
據當地媒體報道,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一處露天停車場內,ofo共用單車設立了一個長約100米的集中維修停車點,裏面停放著近千輛不同程度受損的共用單車。
在安徽省合肥市某高校內,也有一處小黃車集中維修點。據媒體報道,這處維修點置身於校園西側一棟教學樓旁,位置相當不起眼,不過這裡卻停靠著數百輛受損的小黃車。從外觀上看,大多數小黃車都是車鎖、坐墊等部分受損。
4月1日,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曾表示,ofo損毀率過高,他十分擔心ofo共用單車目前的損毀問題。對於損壞的單車,ofo官方微博曾表示,在遇到小黃車車胎沒氣、車牌損壞等問題束手無策時,可以直接在ofo共用單車的APP中進行舉報,系統會自動推送給附近的運維師傅前往解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