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醫生説:“小玉君已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病情進一步惡化,比較好的治療辦法就是進行骨髓移植,但費用高;保守的治療辦法是繼續化療,但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而且治愈幾率相對較小。”
同一科室的陳醫生講了一個小插曲,小玉君父母雖然來自陽江小鎮,家境清貧,但前幾次治療都沒有拖欠醫藥費,小玉君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可父母從來沒有流露出放棄治療的想法,一些農村貧困家庭,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會選擇放棄。
“前幾天,我下班去坐地鐵,地鐵口有個乞丐跪在地上,面前寫著‘救救我的白血病女兒’的字樣,我走近一看,沒想到竟然是小玉君的父親。他看到我眼淚都流了出來。我給了他兩百元就離開了,第二天上班,在病房看到他,他都不敢正視我,他不願意行乞的事情被女兒知道,怕她擔心。”
陳醫生説,小玉君父親在街頭行乞了兩三天,但根本是杯水車薪,為了救女兒,他回鄉下籌錢去了。
唐醫生表示,白血病患者從放棄治療到死亡,一般是三個月左右。唐醫生還説,根據她這幾年的觀察,患白血病的兒童有增多跡象,特別是在城鎮農村地帶,一些化工廠和電鍍廠等對水源的污染導致人們患病的幾率增大,少年兒童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更容易患上重症。(記者林洪浩 攝影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