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報4月1日在一版頭條刊發通訊《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之後,新華社全文播發,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解放日報、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等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人民網、新華網等百餘家網站也紛紛轉載和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篇報道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生動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當今社會的主流地位和巨大感染力,也是“三貼近”的精品力作,所取得的社會影響值得認真總結和探討。為此,我們邀請首都新聞界的專家學者,從新聞學專業的角度剖析這組報道的成功經驗,揭示新聞背後所蘊含的重大意義,以饗讀者。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唐緒軍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恒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道,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從專業角度來看,我以為,這組系列報道是新聞媒體踐行“三貼近”原則的成功之作,是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同時也是傳統報紙在多媒體時代彰顯自身價值的一次有益嘗試。值得認真總結,發揚光大。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一貫強調報刊與人民群眾生活的緊密聯繫。馬克思曾説過,報刊“它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它把它在希望與憂患之中從生活那裏傾聽來的東西,公開地報道出來”,報刊“應該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可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記者不再深入基層了,滿足於聽彙報、打電話,報刊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産生了距離。“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的提出,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申和強調。
從4月1日第一篇報道的署名來看(2位通訊員、1位記者),顯然它來自於當地基層第一線,其後續報道更是記者們現場跟蹤採訪的結果。來自於生活的報道,必然具有了影響生活的力量。老報人范敬宜曾説過:“作為記者,要抓住重大主題,牽動千萬人的心,必須和實際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因為“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
伴隨著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資訊和發佈資訊的渠道日益多樣化,接收和製造的資訊量也就成倍增長。在如此巨量的資訊海洋裏,主流媒體存在的價值就在於要披沙撿金,去偽存真,抑制噪音弘揚主旋律,引領時代的風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們的個人利益訴求獲得了極大的釋放,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感嘆著真情的失落,感嘆著誠信的式微。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恰恰用一個溫情的故事觸動了人們情感中最柔軟的地方,因而具有了道義的力量。這組報道再一次告訴我們,偉大起于平凡,崇高源自尋常。主流新聞媒體要做的就是發掘平凡中的偉大,傳播生活中的崇高。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發揮引領社會輿論的作用。
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彰顯了報紙在多媒體時代的存在價值。毋庸諱言,隨著電子郵件、部落格、微博、社交網站和手機短信的廣泛使用,傳統報紙在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廣泛性上相形見絀,其生存價值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的推出,以及所引發的廣泛的社會反響,證明了即便在多媒體時代,報紙仍然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
報紙的這種價值體現在其報道的客觀、真實和公正、深刻,體現在其寓意抽象于具體的敘事手法上,體現在其對社會輿論的議程設置上。配合著這組系列報道,光明日報先後推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約定背後的精神堅守與價值力量》、《唱響和諧社會主旋律》等評論員文章和社論,並及時反應了社會各界對這一系列報道的反饋意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表彰兼愛讚揚誠信的輿論熱潮。如果沒有光明日報的集中報道和強力評論,以及其他媒體的迅速跟進,很難想像這件普普通通的尋常事會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報紙在現代社會展示出的整合思想、引領輿論的巨大功能,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