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財稅專家計算月入萬元者最高繳稅4698元

時間:2011-03-25 08:34   來源:新京報

  月入萬元到底稅負多少?有網友算稱達6000多元,記者昨日採訪相關專家和算賬得知,個稅外加其他間接稅,即使極端情況下,可支配收入全部用來購買稅率最高的捲煙,稅負最高大約4698.4元。

  近日一則個人帳單在網上爭相轉載引發關注。“月收入1萬,要交14%個稅,12%公積金,8%養老保險,4%醫療失業險=3800元,剩6200元;如果你拿出6200全部消費,需要為你消費的商品埋單17%增值稅,28%各種雜稅=2800元,所以,一個月賺1萬的人,你相當於要拿出6600元來(繳稅)。”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財稅政策專家蘇明昨日表示,如果10000元都是“工資、薪金”收入,從稅收原理上來講,不可能繳稅這麼高達數千元,一般説個人繳稅多少不算消費過程中産生多少稅,而且具體繳稅多少,是和消費者個人具體的消費情況直接相關的。

  據了解,個人繳稅情況分直接稅和間接稅,那麼兩者相加,月收入“萬元戶”究竟會繳納多少?

  ■ 算賬

  扣個稅“五險一金”剩約7000

  個人所繳納的直接稅為個人所得稅。當前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為2000元,該項個稅繳納的基準是“工資、薪金”收入,還包括一些稿酬等收入,適用不同的稅率和公式。假定該消費者萬元均為“工資、薪金”收入,則他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元減去2000元起徵點,還要扣除“五險一金”。

  記者昨日諮詢北京市社保中心,以及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證實,當前五個險種中,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後兩者個人不必繳納。當前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準,為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8%。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為個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2%+3元,個人繳費標準,為個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0.2%。當前北京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標準為個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12%。因此該消費者“五險一金”的費用為2223元。

  那麼該消費者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元,減去2000元免征點,再減去2223元,為5777元。根據個人所得稅9級稅率,“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375。按照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的公式,該消費者應該繳納的個稅為780.4元。

  這也就意味著,該消費者儘管月入萬元,在扣除“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後,當月拿到手的可支配金額為6996.6元。

  7000元全部用於消費

  繳稅額在350-3918元之間

  在繳納完個人所得稅後,按照該消費者的計劃全部用來消費,在各種消費過程中,需要繳納不同的間接稅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但是每個人的繳納情況,和個人具體消費情況直接相關。

  首先看增值稅,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就是在原材料到商品成品的過程中,對每一個增值環節所徵收的稅。目前我國有不同增值稅率,包括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等。比如手機的增值稅稅率為17%,圖書的增值稅稅率為13%。

  記者昨日從北京國稅了解到,增值稅為價外稅,如果購買一本圖書的價格為100元,則需要繳納增值稅13元,而和國外很多國家不同,國內商家標明的售價中,往往已經包含了增值稅,即書的標價為113元。這意味著,如果該消費者將到手的6996.6元全部消費,假設適用最高的增值稅稅率17%,則相應的增值稅款為1016.6元(即6996.61.1717%)。

  另外一大稅種為營業稅,營業稅適用的典型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等。即如果該消費者在餐廳消費,支付的金額中也包含一定的營業稅。當前我國的營業稅稅率也分為幾個檔次,如交通運輸業3%、郵電通信業3%、娛樂業5%-20%等。如果按照5%的稅率,那麼該消費者可能繳納的營業稅為349.83元。

  此外,間接稅中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大稅種———消費稅。中國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加徵消費稅,很多奢侈品或者是不利於環保的商品,是消費稅重點照顧的對象。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商品包括煙、酒、鞭炮、化粧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摩托車、小汽車等。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如當前稅率最高的是捲煙,稅率為56%加0.003元/支,如果該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全部購買香煙,那麼消費稅一項約可達3918元。以此極端情況下的稅額與個稅相加,月入萬元者的稅負大約是4698.4元。

  本組稿件/本報記者 胡紅偉

  ■ 延伸

  業內呼籲降低間接稅比重

  中國間接稅高於直接稅引發專家關注

  通過計算可以得知,該消費者的各項間接稅繳納,極其有可能超過直接稅的比重。這也體現出,我國現行稅制的格局是以間接稅為主體的,間接稅比重過大,直接稅比重較小,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稅收收入都以直接稅為主。而該問題,正是當前不少財稅專家所關注的問題。

  數字顯示,無論從個人來講還是從企業來講,2009年,在全國6.3萬億元的稅收總額中,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在內的直接稅收佔的比重只有28%;2010年我國稅收總額73202億元中,間接稅的比重也佔到了七成左右。從個人生活來看,構成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者的真正生活負擔的,並不是作為直接稅的個人所得稅,而是增值稅和消費稅等間接稅,即每個家庭天天去超市買油、買鹽、買米,或到餐館吃頓飯,實際上都要繳很重的間接稅。

  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曾呼籲,降低間接稅比重迫在眉睫。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研究所所長高培勇也曾表示,現行稅制體系中,直接稅的佔比低而間接稅佔比高,兩者間的配置極不均衡,應該逐步增加直接稅比重。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此前也撰文表示,要逐步提高我國直接稅的比重,更好地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從稅收原理上,直接稅能更好地體現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間接稅普遍課徵的一般流轉稅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比較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