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專家辟謠“末日恐慌” “超級月球”引發地震?不成立!

時間:2011-03-15 08:58   來源:人民日報

製圖:宋嵩

  【閱讀提示】

  3月10日,我國雲南盈江發生5.8級地震,第二天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而“超級月球”、“天坑”、“巨型雲圈”等現象近期被頻繁提及,給了公眾巨大的想像空間。部分網友將19日將出現的“超級月球”、10日南京發生的“巨型雲圈”和“天坑”等事件與地震聯繫起來,引發了新一輪的“末日恐慌”。

  “超級月球”是不是地震的幕後推手?這些現象之間究竟有沒有關聯?天文、地震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此有話説。

  【疑慮】“超級月球”引發地震

  【回應】這種對應關係不成立

  “超級月球”一説源自英國《每日郵報》3月8日的一篇報道,稱今年3月19日,月球將到達19年來距離地球最近位置,屆時它與地球的距離將僅有35萬多公里,看起來會異常巨大。

  有網友猜測,最近的地震可能和它有關,並舉出“例證”説明:前幾次“超級月球”分別發生於1955年、1974年、1992年以及2005年。而這幾年全都發生過極端天氣事件:1974年耶誕節的“崔西”颶風,曾讓澳大利亞達爾文市變成一片廢墟;2005年1月“超級月球日”前兩周,印尼大海嘯造成數十萬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在距離“超級月球日”僅有8天時,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否定了“超級月球説”。他表示,天文學上不存在“超級月球”這一名詞,月球繞地球沿橢圓軌道做週期性運動,所以會産生“遠地點”和“近地點”,換句話説,月球每個月都會離地球“最近”一次,而每次“最近”的時候差異其實是非常小的。“這些微小的差別根本不足以引起地震、火山爆發等。”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高孟潭也表示,對於天文、氣候等現象與地震、火山等災害性事件之間的關聯,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根據已有的研究數據來看,地震、火山的發生規律與所謂的“超級月球”發生的年份之間沒有明確關係。

  據高孟潭介紹,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專家曾研究了1900年以來死亡千人以上的災害性地震的時間序列:1900年以來死亡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地震事件總計108次,平均每年發生一次,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事件總數為31次,平均每3.5年發生一次。高孟潭説,從時間軸上看,此類地震發生分佈比較均勻,與所謂“超級月球”之間並無明確的對應關係。

  高孟潭還列舉反例加以説明:一些巨災如智利特大地震及其引發的巨大海嘯,並不是發生在“超級月球年”的1955年,而是1960年;1976年死亡24萬人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死亡8萬多人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發生的死亡22萬多人的海地地震,也都不是發生在所謂的“超級月球年”。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