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國務院今天討論個稅起徵點 專家預測將調至3000元

時間:2011-03-02 08:31   來源:重慶晚報

  溫總理日前與網友線上交流時表示,國務院今日將討論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薪酬起徵點,之後報全國人大批准,這是今年給老百姓辦的第一件實事。

  多位專家預測,個稅起徵點可望從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且現行的九級稅率也可能作出相應調整,減少稅率檔次擴大級差,從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經濟學家李開發分析,如果個稅起徵點上調至3000元,將使得20%以上就業人群的賦稅負擔減為零,對提高中低階層收入意義重大。

  專家傾向3000元起徵

  李開發説,此前有學者建議將個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但考慮到國情,這並不太現實。他個人認為,將個稅起徵點從現在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比較合理。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德勇、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係安體富教授也認為,將個稅起徵點調整至3000元比較合適。

  安體富算了一筆賬: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8年北京市每戶家庭的平均人口為2.8人,每戶平均就業人口為1.5人,城鎮居民年每人平均消費支出為16460元,也就是每戶家庭每月平均支出為3841元(164602.812)。如果個稅起徵點為2000元,則每戶扣除額就是3000元,與實際需求相差841元,只能滿足北京市民78%的基本生活需求。換算到上海,也只能滿足上海市民66%的基本生活需求。

  近年來,收入差距擴大已成為經濟發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個稅徵收上出現的貧富倒挂更是備受詬病,這主要表現在我國工薪階層成為個稅的主要負擔群體。李開發認為,提高個稅起徵點,可以降低中低階層賦稅負擔,對社會穩定起到一定作用,也能體現出個稅是社會公平調節器的作用。

  稅率檔次可能減少

  專家們表示,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九級累進所得稅率可能會進一步優化。按照現行稅率表,扣除“三險一金”和2000元費用後,超出金額在0元—500元、500元—2000元、2000元—5000元、5000元至2萬元,個人所得稅分別對應5%、10%、15%和20%的稅率。對於超出部分在2萬元以上的,每隔2萬元,稅率增加5個百分點,最高稅率為45%。

  安體富稱,從九級降至六級或五級已是學界普遍看法,“稅率級數應調低,低收入層的級距要拉大”。

  張德勇建議,除了壓縮稅率分級,還應把每一級之間的納稅距離適當擴大,“比如現在的稅級劃分是,‘超過500元至2000元’為一級,稅率10%;‘超過2000元至5000元’又是一級稅率15%,這樣的稅率政策對中低收入可能會有影響。可以把兩者之間納稅距離擴大些,直接將變成超過500元至4000元或者5000元定為一級。” 據新聞晨報

  算賬》

  以月薪6000元工薪階層為例

  在目前免征額為2000元的情況下

  應納稅所得額=6000—2000=4000(元)

  應繳納個稅=5005%+150010%+200015%=475(元)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2500元,少交稅75元

  在級差和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免征額上調為2500元

  應納稅所得額=6000-2500=3500(元)

  應繳納個稅=5005%+150010%+150015%=400(元)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3000元,少交稅150元

  在級差和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免征額上調為3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6000-3000=3000(元)

  應繳納個稅=5005%+150010%+100015%=325(元)

  據北京晚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