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88歲老母親照顧智障兒46年 福利院安享晚年(圖)

時間:2011-02-25 13:52   來源:荊楚網

彭景昭老人正在為兒子洗臉。

  太婆帶著46歲的智障兒住進福利院,母子相互溫暖照料整整三年。這一感人的故事讓許多人流淚。昨日,漢陽區福利院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將讓母子倆長期住下去,並幫助八旬老母照顧兒子。

  兩次讓房 成了無房戶

  彭景昭今年88歲,在舊社會,她與姑舅老表成親,兒子周正華一齣生就被診斷為智障兒,但她不離不棄。新中國成立後,夫妻倆都有了工作。在住房特別緊張的上世紀六十年代,身為工會主席的丈夫將分房的機會留給了更困難的家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丈夫再次將分房機會讓給了困難家庭。直到12年前,丈夫離開人世,一家人的住房還沒有解決。“兒子沒上過學,一直是我自己教他學習、識字。”彭景昭説。兒子16歲那年,他父親把他帶到社區居委會學做鐵皮卡子,每月可以收入20元到40元不等,兒子感到非常快樂。“我終於可以掙錢養活自己了。”周正華説。

  1992年,周正華因白內障住院。雙眼纏滿了繃帶的他感到非常不舒服,奮力掙脫,結果因用力太猛,第二天就造成雙眼視網膜脫落,手術宣告徹底失敗。精彩的世界再也不屬於周正華。一個月後,彭景昭含淚將兒子帶回了家。

  相互照料 母子情深

  3年前,在社區居委會幫助下,彭景昭住進漢陽區福利院,但她提出,要將智障、眼障的兒子一起帶進福利院,方便照料。漢陽區民政局給予母子倆很多照顧,為周正華辦了低保,每月的低保金和殘疾人補助加在一起可以拿到430元。

  由於智障,周正華反應比較遲鈍,彭景昭每天堅持為他做中醫按摩,有時還幫他洗澡洗衣。食堂的飯菜打好後,老人總是先用勺子一口口喂到他的嘴裏,等兒子吃完飯,自己才開始吃。晚上睡覺前,老人還坐在兒子床邊,慢慢地給他講以前的故事。總是要等到兒子安睡以後,老人才放心地入睡。

  周正華雖然看不見,卻愛聽電視,也愛聽歌曲、戲曲。三年下來,他已經學會了十余首歌曲和戲曲選段。每天,他都要為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唱上幾段,老人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

  “天堂”裏安享晚年

  母子情深的故事,感動了福利院所有的人。大夥紛紛幫助老人一起照料周正華,儘量減輕老人的負擔。

  周正華是彭婆婆最大的心病。“如果我死在兒子的後面,兒子就可以圓滿地走完人生。如果我死在兒子的前面,我也死不瞑目。”昨日,彭景昭流著眼淚説。

  一旁的漢陽區民政局局長韓光橋告訴彭婆婆:“您和您的兒子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民政部門有義務照顧好你們,您大可不必擔心兒子的將來。”“謝謝你們,有你們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生活在‘天堂’裏,我們真的太幸福了。”老人抹著眼淚回應。 (楚天金報 戴輝 周鋼)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