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網友總結“悲歡年終獎”:男青年收到兩箱衛生巾

時間:2011-01-30 15:26   來源:羊城晚報

  年終獎多少難定去留

  馮小姐還表示,根據他們的調查,發現年終獎對員工的去留影響不算太大,起決定性作用的更多是薪資待遇、企業環境、未來發展前景等。

  “很多員工會關注年終獎的多少,但這並不決定他們是否願意繼續留在這家企業。對未來收入水準增長的預期以及發展空間才是決定去留的關鍵因素。”馮小姐稱,年終獎的發放被不少企業用來作為留住人才的手段,比如不少公司會將年終獎拖到節後的4、5月才發放,以避開歲末年初的跳槽高峰,但實際上仍有不少人情願放棄年終獎,也選擇跳槽,原因就是在公司感覺不到發展和收入增長的可能。

  此外,通貨膨脹會一定程度上抵消年終獎增長帶來的幸福感。如果通脹是5%,而年終獎增長與之差距不大,那麼並不會令員工感到有太大獲益,相反,如果工資上漲速度能超過通脹比率,則更能令員工“有感覺”。

  “年終獎也不能作為評判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她指出,年終獎是分享企業一年業績的方式,但並不完全代表這家企業的發展水準,而且不同的行業、職位、薪酬方式等都造成了年終獎的差異,無法作簡單類比,因此員工也應用正確心態來對待年終獎,應更注重未來薪資增長前景和企業前景,將目光放得更為長遠些。

  ■專家支招

  向通脹“説不”

  年終獎不管多少,總算一筆較為集中的財富,除了應付過年的各項花銷,若有結余拿去理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不同數額的年終獎,又有些什麼好的理財之道呢?羊城晚報記者請民生銀行廣州東山支行的資深理財經理駱陽給大家支招。

  駱陽表示,一般可將工資收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應急資金,大概佔比10%到20%,一部分是必要的生活開支,剩餘的部分,就是可以利用起來進行“錢生錢”的資金。按照剛公佈的12月CPI4.6%的增速,1萬元的活期存款一年後還虧損400元左右。面對通脹壓力,年終獎理財也要向通脹“説不”。不同層級的年終獎可對應不同的理財方式。

  對各種數額的年終獎都適用的一種投資工具就是現金管理産品。這種産品風險最低,申購贖回靈活,享有活期的便利和高於活期數倍的利息,特別在目前存在加息預期的情況下,該投資工具的靈活性就更加突出。投資者可選擇銀行推出的現金管理工具,也可以購買無申購贖回費用的貨幣基金,單筆一般一千元起。還可以直接從基金公司的網站去購買。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者。

  對拿到五萬元以上年終獎的人士來説,還有一個選擇就是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這類産品起點金額都在5萬以上,期限從幾天至一年不等,收益最高超過4%,相較于目前2.7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回報較高。

  如果投資者可以承受一定的風險,投資範圍還可以擴大到非貨幣型基金、投連險、貴金屬延期交易、實物黃金等。

  作為家裏的經濟支柱人士,年終獎發下來,還應適當關注自己的保障問題,這是對家人的一種責任。

  一般來講,保費的支出佔個人年收入的1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琳瑯滿目的保險品種,建議主要還是關注保險的保障功能,即保障型的保險,包括意外傷害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醫療保險等。做到無後顧之憂,然後去享受人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