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治堵官網遭惡搞:“還將擁堵”PK“緩解擁堵”

時間:2011-01-13 15:28   來源:新華網

  新年以來,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網站的域名“bjhjyd”頻遭網友惡搞,原為“北京緩解擁堵”六字首個字母的縮寫,出現了“北京還將擁堵”“北京會巨擁堵”“北京恒久擁堵”“北京何懼擁堵”等諸多版本。

  網民的冷幽默讓人在感慨他們的機智的同時,更深刻地感受到網民對北京治堵的焦慮以及信心缺失的表達。那麼,在網民巨大的“北京還將擁堵”的質疑面前,北京市有關方面將如何回應?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網民:“北京還將擁堵”?專家:治堵措施見效需時間

  原為“北京緩解擁堵”的網站域名衍生出“北京還將擁堵”“北京會巨擁堵”版本,表明網友對北京治堵信心不足。

  包括許多部落格、微博博主在內的很多網民發帖時都表示,從進入2011年北京的實際道路狀況來看,擁堵狀況幾乎沒得到任何緩解,而擔心拍不到車牌又成為百姓心中的“新堵”,由此看,“北京還將擁堵”。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對“中國網事”記者表示,這次北京出臺的緩解交通擁堵的綜合系列措施應該是很全面的,包括改善城市規劃和公共交通、新建道路、提升管理水準、限制小汽車購買和使用等措施。但“這些措施實施需要一定的過程,可能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改善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但可以明顯放緩交通擁堵加劇的速度,並逐步得到改善”。

  他説,關於治堵,北京市已明確目標,並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總體目標是改善交通運作狀況,確保中心城特別是核心區交通運作狀況不惡化,重點路段交通狀況得到改善,方便市民出行等;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要達到50%左右,自行車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車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下。

  郭繼孚對“中國網事”記者説:“可以想見,如果這些措施能夠嚴格落實,我們的目標逐一達到後,北京應該不會‘恒久擁堵’的。”

  網民:“不見號就怨爹” 官方:車牌搖號過程“嚴格、科學、公正、透明”

  從2011年元旦起,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網站開始接受購車人提交申請。“bjhjyd”網站域名又被網民惡搞成“北京好久搖到”“不見號就怨爹”等版本。

  此間輿論認為,網站域名衍生出“北京好久搖到”版本,表明瞭大家對搖號購車的渴盼和焦慮。網友“高山流水”的留言很有代表性:“莫讓限車令成為某些人發財致富的孵化器,警惕牌照成為又一個不公的配置資源。”

  “中國網事”記者了解到,北京首輪小汽車指標搖號,共有210178名個人、5247家單位申請成功。這意味著21萬多人要競爭2萬個指標,其“中標”概率小于10:1。網站域名衍生出“不見號就怨爹”版本,表明很多網友不相信免費搖號是公平、公開的,認為這可能還是一個“拼爹遊戲”,可能造成權力尋租和腐敗。

  對此,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向“中國網事”記者表示,“這個過程會是嚴格、科學、公正、透明。”電腦系統和電腦搖號準則是參照國家標準並經過專家評審向社會公開的,接受社會監督;凡是填寫虛假資訊的,三年內不允許再申請;搖號操作過程中是公開透明的,由公證機關現場公證,就象彩票搖獎,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媒體直播,搖號結果網上公佈,大家可以查詢。北京市規定公務用車零增長,也杜絕了特權車不參加搖號的可能性。

  網民:無奈草民冷幽默 專家:希望網友更理性

  對於北京北京治堵官網遭惡搞的現象,許多網民紛紛表示了支援和理解。網民“XHJJKY”留言説:對於許多草根網民來説,很多現實是無力改變的,只能通過惡搞一把的冷幽默形式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和無奈。

  而一些專家則認為網民應更理性面對交通擁堵這個社會矛盾。中國傳媒大學網路輿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長李未檸對“中國網事”記者説,如何讓網民群體的智慧或者説微智慧完全展現,如何引導這些智慧更具有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是公共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同時,我也希望網友更理性,給力北京交通治堵。”

  一些專家也看到了惡搞背後的一些深層含義。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網民給網站域名衍生出諸多版本,表達了一些老百姓對其中一些措施的不滿,是一種正常的發泄,政府部門應該給予足夠的寬容和理解,並應該重視這些惡搞背後的深意。

  郭繼孚對“中國網事”記者説,北京治堵方案,經過三個多月的反覆研究,徵求了方方面面意見和建議,許多市民積極參與,出了很多好的點子,例如優化環路出路口、研究開發機動車電子牌照資訊系統等等。“今後,我們期待網友更多建設性思考,對方案實施過程歡迎網友監督。”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