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大學生歲末刷卡毫不手軟 透支5300家長無奈買單

時間:2011-01-12 16:45   來源:黑龍江晨報

  寒假來臨,學生們紛紛返家過年。許多學生選擇回家前看電影、下館子、逛商場,為父母購置新年禮物等,然而一些囊中羞澀的學生都選擇了刷卡透支消費,這種方式已在學生中成為一種消費時尚。

  為了一件名牌衣服、一個新款手機、一款奢侈的皮包……愛面子、攀比、缺乏理財能力和自製力的大部分學生可能不會想到“喜刷刷”的過後,很可能為自己人生道路埋下“定時炸彈”。

  1

  大學生刷卡

  手不軟

  “放假啦,回家前我要給媽媽買件大衣,給爸爸弄個飛利浦的剃鬚刀,給爺爺奶奶……!”哈市一大學大二學生王慧(化名)高興地對記者説。列出了一張清單後,王慧來到大商場刷卡購物。

  和王慧一樣熱衷於刷卡消費大學生黎宏(化名)告訴記者,放寒假了,他正組織寢室幾個同學回家前聚餐,他已經訂好了酒店、KTV,準備大玩一個通宵。黎宏説,期末大家都沒錢,但是不能掃興,我們已經商量過了,先刷我的卡,開學後大家再平攤費用。

  黎宏向記者介紹説,他周圍的同學幾乎都有信用卡。有的時候大家還把信用卡拿出來秀一下,誰有金卡,誰的卡面是珍藏版的,同學中透支刷卡消費已經司空見慣了,大家最不願接到就是銀行的帳單和提醒還款的通知單。

  2 學生“喜刷刷”

  家長來買單

  家住哈市松北區的周女士告訴記者,“日前,在家上網查了一下上大三女兒的信用卡,讓她吃驚的是,女兒手裏的1張招行信用卡已欠了5000元,另一張建行的信用卡欠了302。”周女士擔憂地説,這孩子大手大腳的刷卡消費很讓她吃驚,但是她擔心的是,如果不及時還款,留下不良信用記錄怎麼辦?那可是會影響以後一輩子啊!萬般無奈的周女士只得替女兒到銀行還了5302元,回到家後的周女士將女兒教育了一番,認識到錯誤的女兒又交出了兩張新辦的信用卡。

  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手持多張信用卡的現象十分普遍,少則一兩張,多則五六張。然而許多大學生的主要生活來源仍然依靠父母,他們不理性的盲目跟風透支消費,不僅讓自己成為“卡奴”,而且多數是“子債父還”的情況。

  3

  透支信用

  成“定時炸彈”

  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兩年的欣慧(化名)如今後悔不已。欣慧對記者説,上大二的時候,她在公寓樓下看到有辦理信用卡的推銷人員,如果辦卡能獲贈兩瓶飲料還有漂亮的杯子,隨後欣慧就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信用額度為5000元。一個月後,卡片郵寄到手,欣慧便開始了透支刷卡消費的生活。刷卡消費著實讓她的日子過的“富裕”起來,銀行郵寄的還款提醒單,她也沒有理會,6個月後,銀行下了最後“通牒”,這時意識到嚴重性的欣慧只能向父母求助,父母還款後,狠狠的批評了她,欣慧認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畢業後,欣慧用工作兩年的積蓄開了一間鞋店,準備擴大經營的她聯繫到了合夥人,每人出50萬元的資金。欣慧湊到了30萬元,想以店舖抵押向銀行貸款20萬元,欣慧高興的籌劃著,合夥人的資金已經到賬。可是就在她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工作人員説,雖然手續全,但卻不能貸款給她。銀行出具了她上大學時的信用記錄,超期還款16次、惡意透支等不良記錄。這顆“定時炸彈”引爆了,看到這些記錄,欣慧非常後悔,擴大經營的生意也就此告吹了。

  各方聲音:

  學生:掌控自己並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審核度

  今年上大二的李輝説,現在周圍很多同學都有信用卡,如何理性消費,掌控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師大研二學生劉明明説,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不要盲目跟風、攀比,希望相關部門加大信用卡發放審核力度。

  家長:最好別給大學生辦信用卡

  市民周女士告訴記者説,她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由於上學時透支消費留下了不良記錄,給以後生活埋下隱憂。現在的孩子許多都是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上學後離開父母身邊,花錢難免大手大腳,一旦辦理信用卡後,肯定會出現透支消費的情況,很容易出現不良記錄。她建議,學生們最好不要辦理信用卡。

  教師:培養學生學會理財很重要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俊強教授介紹説,目前,大學生需要的是學會如何理財,理性的消費可以增加學生們的資金支配能力,應培養大學生們學會如何理財,理性消費是很重要的。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