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34歲摩的哥要娶16歲小女友 家長稱只是訂婚(圖)

時間:2010-12-16 13:44   來源:華龍網

  

  14日晚,萬州龍駒鎮,鄧長江(右二)與文本付(左一)、文小菊講述他們的故事。右一為鄧長江與文小菊的媒人。記者 李斌 攝

  16歲的文小菊(化名)穿著一件印有“LOVE”的大紅色新衣,那是她的“男朋友”、34歲的同村村民鄧長江帶著她買的。

  儘管年齡相差18歲,但是小菊現在卻接受了這個曾經搭載過她無數次的“摩的”大哥;而對於看著長大的小菊,鄧長江在記者等外人面前,對小菊的“愛意”也絲毫不加掩飾。

  但是這對年齡懸殊的“情侶”,在他們所在的萬州龍駒黃顯村成了村民關注的焦點。

  網帖講述

  16歲少女和34歲男子

  本月底要舉辦婚禮了

  一週前,一篇網帖出現在萬州論壇,發帖者講述16歲少女文小菊的家庭十分貧困,母親患有癲癇,而冬月22日(本月底)就將舉辦婚禮,小菊將被許配給同村34歲男子鄧長江為妻。該帖對於鄧長江的描述則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

  少女小菊還是未成年人,為了弄清楚這場年齡懸殊的“婚姻”真相,記者14日連夜趕到萬州區龍駒鎮。龍駒通往黃顯村的村道修好還沒多久,五公里村道的盡頭就是鄧長江的家,而文小菊的家還要往大山深處步行約半小時。

  在山谷的亂石灘上步行了半小時,再爬上一個小山坡後,記者終於找到了位於山坡上的文小菊家。昏暗的燈光下,文小菊的父親文本付和妻子向詩富正在自家土房裏的堂屋裏,燒著柴火取暖,柴火上方的屋頂上挂滿了一溜臘肉塊。他們的女兒文小菊不在家。

  “女兒在鄧家住起的!”經過簡短的交流後,這對深山裏的夫妻放鬆了對記者的戒備。

  女方家長

  結婚其實是謠傳

  但確實是訂婚了

  原來,46歲的文本付和42歲的妻子結婚20多年,文小菊是他們唯一的女兒。

  在文家的戶口本上,文小菊的出生日期為1994年5月10日,已經年滿16歲。“女兒只讀了兩年級,沒得法,學習跟不上,打起去上學都不肯!”文本付説,女兒從小學習不好,所以輟學在家幫大人料理家務。

  而文妻因為患有癲癇,經常發病,文本付只有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在家照顧患病的妻子。目前,文家唯一的生活來源是6塊不足2畝的田地,生活上有些捉襟見肘。

  對於女兒與鄧長江年底辦酒席結婚的傳言,文本付一家堅決否認。他説這些都是村裏面一些人“炒”起來的。但他也承認了,女兒已經和鄧長江“訂婚”,但是女兒沒有到20歲,所以不能算結婚,為此,男方還給了文家1000多元禮金。

  説起鄧長江,文本付最初説是“開車的”,記者追問下,才知道鄧長江是開“摩托車”的。文本付似乎對未來的“女婿”很滿意,他説有些時候,女兒和鄧長江會一起回來幫他們做農活。

  男方坦承

  對小菊早就有意思

  兩人只是“耍朋友”

  晚上,記者同文本付一起來到鄧長江家。鄧長江的家境似乎要比文家要好一些,但是同樣有著不幸的故事。

  一身藍色西裝,腰間一個大腰包的鄧長江實際上靠在當地開摩的維持生計,父親和哥哥在多年前過世,嫂子改嫁,家裏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母親,她的心臟和眼睛都不好。不過,他們家享受著農村低保,一年有幾百元補助。

  當一副學生模樣的文小菊走進屋裏時,記者很驚訝,她個子小巧,走路蹦蹦跳跳,像個頑皮的孩子。文小菊和鄧長江坐在一塊,臉上一直在笑著。記者問她身上嶄新的紅色外套是誰買的,文小菊笑著指了指鄧長江,這件外套是鄧長江專門帶著她到鎮上買的,花了100多塊錢,這幾乎是鄧長江半個月跑摩的收入。

  年齡懸殊似乎不影響兩人感情的交流。鄧長江坦承,對小菊很早就有意思了,小菊乘坐過他的摩托,本來單程車費是10塊,但是他很多次都是免收車費或者只收一半。因為家庭貧困一直未談對象的鄧長江終於和16歲少女小菊開始“耍朋友”

  女方透露

  兩人已經住在一起

  她愛看《流星花園》

  聞訊而來的媒人鄒聲倫插嘴説,兩家都住得不遠,兩家大人平時都很熟悉,久而久之,女方對男方産生好感,而男方也對女方有心,於是媒人就到男方女方家一一點破。

  小菊在今年6月份住進了鄧家。

  小菊對鄧家的電視明顯更感興趣,小菊説她最近喜歡看電視劇《流星花園》,而鄧長江則説,全家一般都只看更通俗的重慶臺。小菊悄悄告訴記者,她和鄧長江住在一起。記者看到他們住的房間墻壁已經粉刷一新,鄧長江解釋説是正在翻新改造,並不是準備新房結婚用。

  對於鄧家未來的“媳婦”,鄧長江的母親很歡喜。長期資助這個家庭的鄧長江的姐夫也十分欣慰。

  當地政府

  小菊還沒到結婚年齡

  將組織雙方宣講政策

  現年僅16歲的小菊,現在還屬未成年人。按照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但鄧家和文家都表示,未到18歲或法定結婚年齡訂婚,在農村已經習以為常,他們覺得並無不妥。

  龍駒鎮政府的陳鎮長説,訂婚是“農村習俗”,但是如果未到法定結婚年齡,是不能辦理結婚證的。負責婦聯工作的張主任則表示,結合男女雙方實際情況,他們今日將把男女雙方家長召集在一起開會,就《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勸誡。(記者 常宇)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