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浙江金華一女大學生村官經公選當上村支書(圖)

時間:2010-12-07 16:26   來源:浙江日報

  

  12月3日上午,浙江金華婺城區蔣堂鎮會議室,全鎮民主評議市、區、鎮三級機關部門會議正在這裡舉行。這其中,一個小女孩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她就是蔣堂鎮蓮塘村剛上任的黨支部書記余文靈,也是金華市大學生村官中走出的第一位村支書。不少人忍不住打聽:這位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姑娘有啥來頭?為什麼大家都選她?她能扛起一個村的發展重任嗎?日前,記者來到蔣堂鎮,了解這位“丫頭書記”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從農盲到示範戶

  今年24歲的余文靈是婺城區湯溪鎮厚大村人。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因為排行最小,深受家人寵愛,大學畢業時還是“農盲”——不會插秧,也沒種過菜。

  2009年,在蔣堂鎮直裏村擔任村主任助理的小余,把關注的目光集中到鄰村種菜能手陳建軍的身上。她找到陳建軍拜師學藝,鋤地、施肥、噴農藥……從最基礎的農活開始學起。每天,余文靈忙完各種事務,一有空就奔往西蘭花基地,風雨無阻。

  一季下來,余文靈種植的5畝西蘭花,每畝凈收入達到1000多元。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地裏忙活3個月的成果,讓村民看到種植西蘭花的希望。今年,當地的西蘭花種植面積從先前的200多畝擴大到1000多畝。

  此外,余文靈還建起旨在交流資訊、促村發展的“直裏社區QQ群”,成員近80人;又建起蔣堂鎮第一支村級青年志願者隊伍,義務照顧孤寡老人,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兩年來,余文靈在村裏有了好口碑。

  九成選票投向她

  今年初,工作認真、待人熱情的余文靈,被評為婺城區優秀大學生村官。11月,婺城區在蔣堂鎮進行村級組織換屆選舉試點,“公推直選”村黨組織成員。由於蓮塘村原來的村支書外出經商,根據本人意願,鎮黨委決定以組織名義推薦時任直裏村村主任助理余文靈,跨村到蓮塘村參加村書記職位競選。

  11月28日晚,蓮塘村黨支部召開換屆選舉大會,余文靈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在首先進行的442名“戶代表”推薦中,小余獲得378張選票;在35名到會黨員的投票中,她獲得86%的支援率;在最後5名支委的投票選舉中,余文靈得到全票。

  “她是大學生,有文化,見過世面,能把握全局,帶領我們村發展。”村婦女主任羅福英告訴記者,她當時沒有多想就選了余文靈。

  “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去外面闖蕩了,我們很希望像小余這樣的人留在村裏。”50歲的村會計洪壽明聽説余文靈在直裏村幹得有模有樣,這次投票,他也選了這個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

  新鮮血液促發展

  與此同時,年僅26歲的浦江縣鄭宅鎮蒙山村大學生村官鄭建華,也以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表示,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辜負黨員群眾的信任。

  今年換屆選舉中,金華市組織部門鼓勵大學生村官自願參加跨村競選村支書或委員。蔣堂鎮黨委書記羅政海説:“優秀大學生村官通過競選成為村支書,有利於年輕幹部在農村鍛鍊成長,也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帶動農村發展。”

  據了解,蓮塘村41名黨員中,年齡最大的86歲,平均年齡58歲,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佔一半。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文化程度較低的現狀,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發展。“村裏很需要像小余這樣,有文化、又有能力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年輕人。”蓮塘村一位老黨員深有感觸地説。

  金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曹錦喜表示,“余文靈現象”是金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改善村級班子整體結構的有益嘗試。余文靈和鄭建華已經成了真正的“村裏人”,希望他們能借助這個平臺,在農村廣闊天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