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醫針灸吸引越來越多“洋學生”

時間:2010-11-18 10:11   來源:新華網

  11月15日是荷蘭小夥子賈斯丁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上的第一堂針灸課,他和來自印尼、瑞士的留學生一起,觀摩老師張寧如何給患者治病。這種以師帶徒的學習形式是中醫主要的傳承方式之一。

  患者是一位中老年婦女,她的病症是劇烈的頭痛、眩暈。她在西醫院做了各種檢查,指標正常,無法判斷患了什麼疾病。患者於是求助於中醫針灸的治療。張寧讓患者伸出舌頭,用英文向留學生解釋,患者的舌體胖大、顏色暗淡、有齒痕,能判斷她氣滯血瘀、腎虛,由此造成頭痛眩暈。

  患者的頭部、兩手的穴位上扎了十余只毫針。針灸是指以毫針和艾灸為核心的中醫治療疾病的方式,它依靠對腧穴的刺激,調節人體經絡氣血、臟腑陰陽。患者説這是她第三次治療,眩暈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賈斯丁對針灸的“神奇”已經見慣不怪了。他是一位西醫專業的學生,今年剛畢業。幾年前,他的背部、腳踝在運動時受傷,做了一週的西醫理療,效果不佳。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接受針灸治療,只做了3次,疼痛明顯改善。他開始對中醫産生興趣,當中醫老師給他講這位患者氣血不足是她生病的原因時,他對氣血、陰陽的概念已經很熟悉了。

  氣血、陰陽雖然比較抽象,但中醫認為,氣血、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礎,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趙百孝介紹。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中醫是經驗醫學,西醫是實驗醫學。”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導師、主任醫師吳中朝認為,西方醫學只相信看得到的東西,很多人無法接受中醫理論。

  然而吳中朝接待了眾多外國患者。“很多尋醫者嘗試了第一次,感到效果明顯,就會迫不及待地預約第二次診療。”吳中朝説,中醫被稱為經驗醫學,它的療效已經被驗證了幾千年。相較中醫其他的診療方式,針灸的顯著特點就是見效快。

  在國外,針灸成了中醫的代名詞。“我們所説的中醫走向世界,更多指的是針灸。”吳中朝説,很多西方人逐漸接受針灸療法,“除了他們見識到針灸的療效外,還有他們認識到西藥的副作用,而針灸沒有這方面的害處。”

  吳忠超介紹,毫針上沒有任何藥物,他是通過激發人體自身功能,達到診治疾病、保健養生的目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部屬獨立建制的中醫藥大學,它是外國人學習中醫熱度的溫度表。目前這所大學的在校全日制外籍學歷學生人數超過1800人,佔全日制在校學生人數的20%以上,大部分均有針灸科目。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傅延齡説,如果按照國際化大學外籍學生人數要達到在校人數的20%的標準,北京中醫藥大學在這方面已經達標了。

  傅延齡説,目前全球已經有9個國家立法承認中醫的合法地位,中醫、針灸在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有運用。

  據中國針灸學會副秘書長劉清國介紹,近幾年,歐洲、美洲以及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地,針灸技術水準發展迅速。此外,國外成立很多針灸高層研究機構,成果顯赫。他舉例説,國外一家研究機構的針刺對腦功能成像影響的機制研究已經達到一流水準。(李文 于麗珊)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