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山西大同推出“礦井遊” 7年僅7萬人參觀

時間:2010-11-11 08:29   來源:廣州日報

  

  遊客在地面下300多米的地方進行“地心之旅”。

  

  礦井下還建有休閒屋。

  

  遊客在地下300多米的休息室等待乘坐礦車。

  大同首推“礦井遊”但遊客寥寥 景點明年遷址 政府支援的煤礦轉型背後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對未來的思考

  山西是中國最重要的煤炭儲存地和産地,而大同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煤挖完了200多萬大同人靠什麼吃飯?早在5年前,這個問題就困擾著大同人。但時至今日,焦慮仍未消除。

  大同最大的煤礦企業之一——大同煤礦集團旗下的晉華宮礦早在9年前便開始了探路——關掉年産400萬噸煤炭的“搖錢樹”礦山,斥資2000萬元開發了中國首個“煤都地下探秘遊”。然而,轉型之路卻異常艱辛。景點開放7年來,遊客寥寥。

  痛定思痛,晉華宮礦正醞釀新一輪革命。斥資2億元,在明年9月前將“地心遊”搬遷到大同雲岡石窟對面,將遊客的“鑽地”深度從300多米降低到140米,並將建成中國首個煤文化旅遊區。等待它的將是危險還是機遇?2億元會不會又“打水漂”?一切都還未知。

  晉華宮礦的命運,是中國眾多煤炭即將枯竭的礦場艱難轉型的樣本,它也折射出中國眾多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身影。

  對於晉華宮礦的轉型之痛,大同市發改委的態度也十分堅決:轉型有代價,但“煤經濟”沒有出路必須轉,支援企業大膽嘗試。

     將一座煤礦變成一個景點?遊客鑽到300多米深的礦井下旅遊?這些看起來荒誕不經的點子,如今在大同已經成了現實。

  突發奇想:

  2000萬開發“地心遊”景點

  大同晉華宮礦這一“吃螃蟹”的舉動源於9年前。眼見煤越挖越少,時任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晉華宮礦礦長的吳永平和黨委書記劉珂坐不住了:9000多名煤炭工人的出路在哪?當時,晉華宮礦已經開採了近50年,煤炭儲量僅剩下6000萬噸,按照年採400萬噸的速度,頂多還能開採15年。煤挖完了怎麼辦?工人們吃什麼?兩人提出一個大膽想法——能不能將煤礦建成一個旅遊景點?讓遊客鑽到地底下進行“地心旅遊”?

  晉華宮礦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志坦言,在當時,“工業旅遊”在中國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兩人的這個決定其實有些“冒險”。

  為了能讓一座深埋地下300多米深的礦井成為一個景點,晉華宮礦將原本壁立千仞的煤層用掘進機挖開,然後將斷面切開、磨平,然後將幾噸重的石雕從地上搬到井下,呈現從建國初期到現代中國採煤技術的演變過程。 一同建設的還有井下的遊客休息室和旅遊紀念品銷售中心,各項累計投資達到2000萬元。

  “當時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境是‘煤難賣,款難回,價難保’,主動停掉一座礦山,就等於砍掉了一棵搖錢樹,還要往裏面砸錢。”馬志回憶説。

  將一座煤礦開發成一個景點,遊客全程都在地下300米深處,遊客安全就成了最頭疼的問題。這在國內還是頭一遭,主管部門也格外謹慎,不敢輕易批准。直到拿到景點可以開張迎客的批文,整整用了一年半時間。

  晉華宮礦“地下探秘遊”位於大同市西12.5公里處,位於大同煤田的東北邊緣,總面積達到41萬平方公里,與世界文化遺産雲岡石窟之間僅隔著一條十里河,直線距離只有200米。馬志告訴記者,它是大同煤礦集團唯一的一個多井口現代化礦井,非常有利於開發煤礦旅遊區。

  他表示,晉華宮礦當時就是要探索一條煤炭枯竭後礦場如何發展的新路子,對整個山西乃至國內煤炭枯竭型城市轉型都具有借鑒意義。“大同有上百座煤礦,很多煤礦煤挖完了就爛尾在那裏,存在塌方的危險不説,煤渣、煤灰都堆在原地,對土壤、水污染都很大,晉華宮礦就是要告訴大家,煤礦除了挖煤,還能搞旅遊。”

  艱難摸索:

  首個井下探秘遊慘澹經營

  2003年8月,“煤都井下探秘遊”趨於成熟,正式向遊客開放。2005年,晉華宮礦井下探秘遊榮獲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稱號,成為全國煤炭系統首家獲此殊榮的單位。當時的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孫鋼參觀時盛讚:“井下探秘遊屬中國第一,亞洲唯一,開創了全國工業旅遊的先河。”

  然而,“中國第一,亞洲唯一”的名號並未給晉華宮礦帶來多少實惠。大同晉華宮礦旅遊公司副經理張發告訴記者,開業7年來,“地下探秘遊”一共接待了約7萬名遊客,即便按照每名遊客100元的門票價格折算,收入也才700萬元。相比當初的投入和這麼多年的運營成本,實在是少得可憐。

  記者近日在該景點採訪時也發現,遊客寥寥。當天,記者是該景區唯一一名遊客。

  對於7年7萬人的數字,張發坦承,不是很滿意。並且這7萬名遊客中,多數是來視察、參觀的上級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前來進行科普教育的中小學生,真正出於興趣愛好,自掏腰包前來旅遊觀光的並不多。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