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強調維護執法對象尊嚴體現人權意識提升

時間:2010-11-10 08: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特稿:中國強調維護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 人權認識時代性提升

  中新社記者 鄧敏

  官方網站今天在頭條位置刊播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29條意見,其中“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的提法,被此間廣為關注,專家解讀為政府對人權認識的時代性提升,亦是對中央所倡“尊嚴論”的落實。

  “尊嚴論”的具體落實

  “尊嚴”二字可謂今年中國政壇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從2月12日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到2月27日接受媒體專訪,再到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理溫家寶一個月內三論“尊嚴”,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上個月,溫家寶登上《時代》週刊封面,在接受CNN記者採訪時,他總結了四點政治願望,第一個就是“要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

  近年,有的地方政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忽視公民人格尊嚴,激化社會矛盾、危及社會穩定的情況影響惡劣。最為典型的如暴力拆遷、對犯罪嫌疑人公開示眾、對陳情人員隨意關押勞教等事件。這不僅對執法對象人格尊嚴的侵害,也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政府形象和執法公信力。

  此前,溫家寶在8月27日召開的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提出“改進執法方式,不得粗暴對待當事人,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強調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中共治國基本方略,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所言皆非無的放矢。

  而後,人們注意到,一時輿論譁然的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以縣委書記、縣長被免職收場。而此次國務院行文強調“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則顯示中央對民眾“尊嚴”的尊重與重視已在轉化為政府機構的實體意志。

  人權意識提升的標誌性表達

  在建設現代文明的過程中,傳統上更注重“共性”文化的中國社會,正日益關注、尊重公民的個體意志。近年,從廢除收容制度,到今年7月公安部下發通知,禁止遊街示眾,要求保障賣淫嫖娼人員的人格尊嚴,再到“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中國政府正一步步將尊重人格尊嚴作為重要的執政理念。

  對於此次《意見》中“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的提法,北京學者卓澤淵認為是“人權認識的時代性提升”。他稱,“將對人格尊嚴提升到社會人格意識層面,提升到行政執法上加以強調,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它表現了人權保護的加強和進步,也是政府人權意識提升的標誌性表達。”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