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罕見血型男子成“捐血王” 每隔3個月一次(圖)

時間:2010-10-25 1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舉行“捐血之旅”分享會,已捐血54次的洪培群,由於擁有罕見的B負型血,其捐贈格外珍貴。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男子洪培群自十多年前捐出“第一滴血”後,偶然發現自己屬於極罕有的負型血者,佔香港捐血者不足百分之一。他自此堅持定期捐血助人,十多年來捐血達54次,可謂“罕有B負型血捐血王”。洪培群昨日連同其他長期捐血的熱心人士,出席紅十字會小區捐血活動,呼籲市民定期捐血助人。

  洪培群中四時恰逢紅十字會到學校宣傳捐血,自此捐出第一滴血。不久後,他收到紅會寄來的捐血卡,竟發現自己是罕有B負型血,“後來自己找資料,發現我這種血型的人真的很少,人數少又不一定有人捐血,所以之後都堅持捐”。

  由學生哥至今,洪培群共捐血54次,更曾試過在內地工作時收到紅十字會急電,指臨時需要用血,他遂特意更改機票提早回港,希望及時捐血﹕“若不是有病人急需用血,紅十字會也不會打給我,所以他們打來,我都會儘量趕完手頭的工作,提早回來。”現在,洪培群每隔3個月都會捐血﹕“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捐血只是一件普通的事。身體健康就可以幫人,能幫就幫。”

  捐血固然能助人,但洪培群表示家人仍會介意他捐血,“可能老一輩比較保守,怕捐血對身體不好。捐血後家人會關心我的健康,怕我捐血後出現什麼奇怪症狀,其實捐血對身體沒有壞處,很健康”。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李卓廣醫生指出,香港血液需求有上升趨勢,去年已有6%的增長﹕“由於人口老化,慢性病、腫瘤科、內科等對血液的需求都開始增加。”現時罕有負型人士約佔捐血者的0.7%,當中四成為O負型,其餘A、B負型血分別約佔2成5。

  李又指出,現時每日平均有多達800人捐血,雖然一般足以應付醫院日常需求(每日約800至1000包),但由於每逢耶誕節、農曆新年等大節日,較多市民外出遊玩或旅行,市民遇意外引致的血液需求量亦比平日大,故呼籲市民定期捐血,確保血庫供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