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青基會回應希望小學閒置 稱閒置校多為鄉村小學

時間:2010-10-25 12:38   來源:京華時報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全國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希望小學淪為“擺設”,被閒置下來。對此情況,作為希望工程的推進者,青基會秘書長涂猛表示,青基會所屬的希望小學閒置率很低,歸功於當初設定的希望小學建設門檻較高。目前閒置的主要是鄉村希望小學,這緣于政策指導下的大規模合併。

  現狀

  希望小學廢棄當豬圈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希望小學校舍人去樓空,被閒置廢棄。據公開報道顯示,2008年湖北長陽縣76所希望小學有53所被荒廢。這樣的情況隨著“撤點並校”的政策大規模推廣,在越來越多的地區出現,很多希望小學被撤銷,要求與鎮小學或中心小學合併,或因個別條件無法合併的,直接被閒置。部分校舍被當地村政府能夠合理再利用,作為臨時教學點等,服務於周邊村民。但更多是被閒置下來,甚至直接被用作倉庫,有的操場被翻墾成了田地,準備種上苞谷,有的學校甚至養起了豬和雞。

  回應

  閒置校多為鄉村小學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鄉村小學從1985年的83萬所銳減到2007年的34萬所,這其中包括大量的希望小學。據估算,到2010年將有近70%的學校被大規模撤並。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青基會所屬的130萬所希望小學只有800所被撤並,閒置率不超過5%。青基會秘書長涂猛分析説,青基會在建設希望小學方面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和長遠的規劃,與當地政府簽訂了長期協議,即必須建立一所完全的希望小學,生源不得少於270人,至少具備一到六年級的完整建制或至少有6個班,每個班不得少於45人,校址能夠保證5年不撤並等。

  涂猛表示,閒置的小學多為鄉村小學,而不是希望小學。雖然希望工程和希望小學的牌子早已被青基會註冊並受法律保護,但是多年來,有很多地方組織冒用希望小學的牌子建設大量的鄉村學校,由於當地組織也是為了辦學,因此不忍心與這些組織較勁,才會在此次大規模撤並中給外界造成了希望小學被閒置的感覺。現在面對大規模撤並的這些鄉村希望小學的求助,他也很無奈。不過,涂猛依然表示,青基會會儘量幫助他們與當地團縣委協調疏通。

  分析

  政策“合併”隱患多

  涂猛表示,之所以出現鄉村學校被閒置的情況,是緣于各地政府要求的集中辦學政策,並在執行過程中採取了一刀切的形式。現在這個政策顯出了越來越多的隱患。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民負擔,撤並辦學勢必會重新佈局校址,以便於學校能夠均衡覆蓋所屬鄉村,這是一種重復建設,會加大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負擔。其次,會影響教學品質。比如,有些鎮中心學校一下涌進大量生源,出現“大班額”情況,一個班甚至達到120個學生,7個人用一個課桌,配套設施跟不上,教學品質也就無法保證。第三,學生安全出現隱患,校舍不夠,食堂不夠,家遠的孩子住宿得不到解決,甚至還要在學校附近租住;有的孩子天不亮就打著火把上學,來回要走8個小時山路,學生人身安全是個必須重視的問題。

  解決

  捐贈者更需重視軟體

  對於目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的方向,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説,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還是需要捐贈方改變原有的思維定勢,不要再單純認為校舍建好了,就是學校建成了,軟體配套建設才是重點,一定要提高老師的素質和福利待遇,才能留住教師。此外,政府應以競爭的方式購買民間服務,即大量培養民間慈善組織的力量,引入競爭機制,才能監管到位。 (記者李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