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西藏昌都見聞:現在的佛像變厚了

時間:2010-10-20 08: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昌都鎮嘎瑪鄉的藝人在製作佛像。徐長安 攝

  頓珠羅布家的佛像製作手工藝已經傳了三代,從父親仁增貢布開始,現在已經傳到了孫子輩。祖孫三代人作同一件事情,很容易就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歷史變遷。頓珠的體會是,“打佛像”的人越來越多了。

  因為要用小鐵錘一點一點在銅板上敲出各種造型的佛像,頓珠把這種高難度的手工技藝稱為“打佛像”。而他家的打佛像工藝,早已聞名遐邇。

  藏東昌都地區是西藏的東大門,與四川、青海、雲南等內地聯繫緊密,位於昌都鎮以北120多公里的嘎瑪鄉,是昌都著名的手工藝走廊,打佛像、唐卡繪畫、藏飾品製作等遠近聞名。嘎瑪鄉更被西藏自治區命名為西藏手工藝藝術之鄉,人稱“匠人之鄉”。

  頓珠家就是這裡的重要一員,他的家在嘎瑪鄉比如村,是村中大戶,19口人中,有6人從事打佛像,加上雇工,總計10人從事這項工作。

  根據頓珠的介紹,打佛像的工序一般分為敲、焊、燒,10個人各有分工。“難度最大的是佛像的頭和手”,頓珠説,打佛像沒有模型,全部靠常年累計的經驗和工藝感覺,只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勝任。

  按照他的介紹,首先要在銅板上畫出佛像來,然後手拿銅板墊在非常小的鐵砧上,一點一點敲出凹凸的效果來。“學習這種技藝,除了要刻苦外,還要有天分”,據説有天分的徒弟,學習三四年就能出師,學完後可以自立門戶。“現在家裏還有三個徒弟在學習。”

  頓珠12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打佛像,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可以上手了。“看來你不是一般的有天分!”頓珠對此笑一笑。

  頓珠家的佛像工藝聲名遠播,前來預定的客戶主要來自青海和西藏昌都、那曲等地,大多數都是寺廟訂單。“今年拿到了80尊佛像的訂單,主要來自青海,下個月(11月)又要送1車佛像到青海去交貨。”

  由於技藝精湛,頓珠家的打佛像生意非常緊俏。訂單多、工期緊的時候,頓珠就需要增加短期雇工,有時候老父親也會親自出馬。

  今年48歲的頓珠打佛像已經有30多年。曾經做過的佛像最高的有8米,最小的有40釐米。他們按照佛像高低收取手工費。佛像每20公分高,收取手工費1500元人民幣,至於作佛像的銅板則由預訂方提供。頓珠説,他們一年能做的5米高的佛像有8個左右。這些佛像主要滿足寺院要求。

  “現在打佛像跟過去不一樣了,數量大多了”,頓珠説,以前寺廟不開放,很少有人打佛像,現在寺院開放了,寺院需要的佛像也多了;第二,老百姓收入高了,有了錢才能打佛像,買佛像的人越來越多。買佛像的人可以把佛像送給廟裏,也可以請到家中經堂供奉。

  “打佛像也要根據銅板的厚度來説,過去除了少部分富人外,大部分人都比較窮,打的佛像數量少、銅板也薄;現在的人有錢了,能夠買比較好、比較厚的銅板,所以現在打的佛像比以前厚多了。”頓珠説。

  和燒制瓷器、陶器等在器物上留下記號的做法不同,頓珠説打佛像絕對不會在佛像上作自家的標記。但是,頓珠有一個確立自己工藝品牌的想法。

  “上次清華大學的學生到這裡來,也給我提出了要樹立一個品牌的想法。”頓珠目前的想法是先在村頭樹一塊牌子,向來訪者介紹自己的工藝。

  至於未來的打算,他説,去年家裏花了七八十萬元,買了一輛豐田V8的越野車,他説最多兩年時間,就能把這個錢賺回來。“如果將來錢多了,想重新裝修自家的房子。”(記者 徐長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