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或以上可獨立如廁
李紅泉建議,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應委託與兒童同性別的可靠人士帶入洗手間,萬不得已時,應避開人後進入與家長同性別的洗手間;對於4歲或以上的孩子,家長可讓孩子單獨上廁所,例如媽媽可對兒子説:“媽媽在廁所門口等你,如果出來沒有見到媽媽,就留在這裡不要亂走。”
他山之石:殘疾人廁所改成無性別廁所
在美國,近年來為解決上述問題,在體育場館、遊樂場、購物中心和博物館等設置“家庭衛生間”,這種衛生間屬於“無性別廁所”的範疇,即兩性都可進入使用,不但方便家長,也方便了異性照顧下外出的殘疾人,還惠及變性人和兩性畸形患者。為了不增加廁所的興建成本,英美的一個做法是將現有的殘疾人廁所改成無性別廁所。
廣州:殘疾人單間不限于殘疾人使用
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設施管理處處長徐桂林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全市公廁經過改建,基本上都設置了殘疾人單間,“這也叫無障礙公廁,不局限于殘疾人使用,可解決父母單獨帶異性孩子上廁所的問題。日後我們也可學習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經驗,在市內有條件的公廁增加為家長和孩子設置的廁所。”(文/記者伍君儀 圖/記者曹景榮 通訊員伍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