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入歧途要及時糾正
在昨日的活動上,廣州市精神病醫院前院長趙振環稱,2歲以上的孩子就開始會對性別進行識別,被家長亂帶入廁所會導致性識別異常,例如:經常入男廁,女孩就會覺得自己就是男的。有的父母覺得把男孩裝扮成女孩很可愛,殊不知這和亂入廁所一樣,也會埋下性變態的種子。有的幼兒園男女生睡覺和大小便都不分開,種種不注意,日後便可發展為性身份障礙,出現異裝癖、同性戀、想變性等問題。“當然,這只是一個誘因,只有少數孩子會出問題。”他補充道。
廣東康鼎青青心理諮詢中心性治療師李紅泉認為,若孩子向著跟自己生理性別相反的性別方向進行認同,這時家長不要呵斥,而要尋找機會對其進行引導,在青春前期以前,這些苗頭還是比較容易糾正過來的。一旦超過14~16歲,就很難糾正了。但李紅泉指出,實際上選擇性別是一個人的權利,而一個人身上包含了兩種性別的基因,因此性身份障礙除了心理因素還有遺傳因素,家長的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