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剛充滿自信
自稱畫風是“理象派”
盡管擺在人們面前的阿剛畫作抽象難懂,阿剛自己卻充滿自信地將這些難懂的畫作的畫風概述為“理象派”,用阿剛的話來解釋,就是用抽象的畫風表現人生的哲理。在一幅名為《喜悅》的作品里,阿剛畫了一張似是而非的人臉。那是鼻子嗎,怎麼如此大而無當?那又是眼睛嗎,怎麼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那是頭發嗎,看起來怎麼就像起伏的波濤?雖然看起來有點費解,但觀眾又被畫中的題字逗樂了。阿剛在畫作的題記中寫了四句話:“生命之光,認知世界;豐收希望,感受喜悅。”
本報的報道令阿剛成了名人,很多廣州市民都知道精神病院有個“畢加索”,還有人專門打電話要收藏阿剛的畫。而阿剛內心里辦一個畫展的願望也有了著落。廣州博物館、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還有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幾家單位聯手最短時間內就敲定畫展方案,為這位康復病人搭起與外界交流的舞臺。
專家:精神病人需要關心而非防范
“通過這些畫作,我們可以分析阿剛的心理狀態。”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康復科科長劉聯琦說。他表示自己和同事都看不懂阿剛的畫。可是通過畫作里的線條和色彩,結合對阿剛行為的觀察,醫生還是可以對其內心世界有所了解。“很多精神病人都不善于言語,但卻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情。”
對于阿剛表現出的繪畫才能,劉聯琦表示可以理解,因為大部分精神病人在絕大部分時間里和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他們也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現在很多人一提起精神病人就想到暴力傾向或是街頭流浪漢,這是一種很片面的看法。劉聯琦說,精神病人在輕度的時候就應該引起家庭和社區的關注而非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