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電視相親節目日益氾濫 媒體總結“八宗罪”

時間:2010-06-12 08:16   來源:新華網

  “姑娘們我告訴你,你們嫁人,嫁老公,沒有5克拉以上的鑽戒不要嫁。”“我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在自行車後笑”“我的手只給我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次20萬……”

  若非親見親聞,實在難以想像這些充斥著拜金主義的惡俗話語來自於當前電視熒屏上火熱播出的婚戀交友類節目。一段時間以來,一批相親節目應引起了觀眾對畸形“婚戀觀”的廣泛批評,引發了社會對主流價值觀遭受挑戰和踐踏的憂慮。

  國家廣電總局9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要求整治“相親類節目氾濫、造假、低俗”等傾向,還熒屏以凈土。

  為了收視率,損害真善美

  電視相親並不是新鮮事節目。上個世紀末,風靡全國的《玫瑰之約》、《相約星期六》掀開了電視相親的紅蓋頭,日漸開放的青年男女在含蓄、委婉之中大談愛情的浪漫、激情,這一節目一度成為國內綜藝節目之標桿,播出幾年後,因形式不變及觀眾審美疲勞而淡出熒屏。

  近年來,電視相親節目“重出江湖”,從《我們約會吧》到《非誠勿擾》再到《為愛向前衝》等,電視相親節目再度走紅。一時間,電視上的紅男綠女,大談拜金、享樂,隨著節目的播放,一批“個性十足”的男女嘉賓迅速躥紅網路,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廣大觀眾對日益氾濫的相親節目批評頗多,總結起來大約有“八宗罪”:

  一是節目內容、形式雷同,抄襲之風盛行。

  二是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忽視情感交流。

  三是盲目追求收視率,刻意製造敏感話題,刺激觀眾的窺視欲。

  四是節目嘉賓不少是“托”,相親變為“演戲”。

  五是女嘉賓頻出“醜聞”“緋聞”,惡俗炒作吸引眼球。

  六是語言暴力充斥節目,嘉賓言語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毒舌”飛舞,缺乏平等交流。

  七是把庸俗當脫俗,讓低級趣味成為流行,隨意貶低“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突破社會道德底線。

  八是雖為相親節目,卻真情匱乏,真愛難尋。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魏劍美説,這些相親節目,把年輕人拜金、自私、造作、享樂之愛情觀、價值觀,一次次放大。“節目中滿是作秀的痕跡,節目人員事先埋好‘非主流價值’的地雷,等著大家去踩。而嘉賓之間互相謾罵、羞辱,似乎成為節目最大看點。”。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認為,相親秀大行其道,是電視節目策劃者利用當代社會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一味迎合低級趣味的産物。華麗的包裝、赤裸裸的拜金主義、所謂的“女性意識”,一次次形成“視覺衝擊”,一次次拔高收視率,折射出一些人的浮躁心態。

  “名嘴炮轟”:相親節目變味

  對於異化的相親節目,也有人為之辯護,認為電視相親真人秀本來就只是一場娛樂,無關真誠,犯不著較真。

  果真如此嗎?在上海舉辦的第16屆上海電視節主持人論壇上,全國眾多電視主持人對此言辭激烈地予以批評。

  上海電視主持人曹可凡指出,電視相親節目已經變味成了“情景連續劇”。參加節目的所謂的男女嘉賓都是演員,他們和主持人進行共謀,按著劇本來演。“這根本不是一個真誠的、善意的、談情説愛的地方。大家都是以出位來博收視率”。

  央視主持人王小丫也認為,“審醜”是電視可悲的墮落。“有些媒體把人性的劣根性放大來搶眼球,還戴上光環,還説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媒體不能一味只考慮收視率,而要尊重觀眾。”

  “相親節目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收視‘掠奪戰’。身份作假、編造故事,不惜‘出口傷人’,‘拜金’‘享樂’的非主流價值觀被刻意放大,這是急功近利媒體人不負責任和沒有公共道德的表現。”湖南衛視節目製片人劉蕾説。

  社會上不少有識之士也言詞犀利地質疑《非誠勿擾》等“偽相親節目”的價值取向。音樂製作人江小魚在節目中當面痛斥拜金女。他認為,電視傳媒對拜金主義和炫富享樂主義的過度張揚,將會給社會困難群體帶來沉重壓力,從而讓整個社會為價值觀失衡付出巨大代價。

  承擔社會責任,捍衛公共道德

  一些觀眾表示,儘管有的相親節目打著“原生態”真人秀的旗號,但戲劇化的節目安排難免有“虛假做作”之嫌,庸俗的節目讓觀眾感覺乏味,如此相親節目之生命力日漸消亡。

  還有的觀眾説,如果電視臺一切為了收視率,放任媒體社會責任和公共道德,用越來越刺激的言論吸引觀眾,挑戰道德底線,如此相親節目即便不被廣電總局叫停,也會被觀眾拋棄。

  “相親節目無可避免地要落到男女之間經濟、感情的價值觀之上。這類節目可以成為價值觀的辯論場,卻不應是低俗醜陋文化的傳播地。應當通過節目篩選、主持人引導、後期製作等環節,給受眾以正確的價值引導。”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丁加勇説。

  魏劍美認為,對電視節目進行規範,更需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和影響力。“它不應作為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訴求的營利企業,而應具備特有的精神內核和公共屬性,真正為百姓利益和需求發聲。”

  不少專家指出,電視娛樂並沒有錯,問題是要滌蕩污染,保持熒屏新鮮、“綠色”。用刺激性、庸俗化的節目來挑逗觀眾,只能是一場危險的遊戲。電視節目真正、長遠的生命力在於真誠對待觀眾,激濁揚清,向社會傳遞積極向上的資訊和價值觀。

  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的通知,要求電視相親節目不得以婚戀的名義對參與者進行羞辱或人身攻擊,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義等不健康、不正確的婚戀觀。火爆一時的電視相親真人秀,是到了該洗心革面之時了。(記者謝櫻 明星 孫麗萍 許曉青)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孫金誠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