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非政府組織在玉樹抗震救災中為政府救災拾遺補缺

時間:2010-05-25 08:51   來源:新華網

  藏族姑娘扎西措毛24日下午站在玉樹結古鎮東郊一處非政府組織的救災物資發放點排隊等待。20分鐘後,她領到了兩套女式內衣、三雙棉襪和一個太陽能燈。

  發放物資的是一家來自加拿大的非政府組織——起步高原。玉樹地震發生後,該組織在第一時間組織了由20名外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並獲得當地政府批准,于4月15日進入玉樹災區對受災群眾進行醫療救助。

  醫療隊在玉樹的10天時間中,共計救助受災群眾1256人次。醫療隊撤離後,該組織又籌集到價值約27萬元人民幣的物資,經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實地調查後,將物資分發到最需要的群眾手中。

  在玉樹地震中,災區的各個角落都活躍著像“起步高原”這樣的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在全球範圍內的興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人口、貧困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發現僅僅依靠傳統的政府和市場兩級還無法解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作為一種回應,非政府組織迅速成長,並構成社會新一極力量。

  4月14日,在得知地震發生後,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協會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派人了解災情和有關需求,該協會第一批義工14晚到達玉樹。同時,“格桑花”啟動了地震搶險專款募集,第一天就募集到超過20萬元善款。17日,5車價值80多萬元的救災物資運抵災區。

  玉樹江源發展促進會在災後立即開展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合作,進到許多偏遠地區進行物資發放。為了保護水源,該組織還組織了專門的志願者團隊在巴曲河畔撿拾垃圾,並進行環保宣傳。

  “我們的團隊在玉樹已經開展了多年的工作,在地震前就與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對當地情況非常了解,因此能夠迅速反應。”“起步高原”會長馬克弗根説。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