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學者訪談:怎樣讓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

時間:2010-05-10 09: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訪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沈躍春

  在今年的全國五一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讓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要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主動維護廣大職工包括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我國出口急劇萎縮,企業大量削減工作職位,勞動力短缺迅速轉變成勞動力過剩;於是,新一輪“民工荒”被不少人看成是經濟回暖的積極信號。新一輪“民工荒”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究竟如何讓廣大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

  日前,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沈躍春,就上述問題接受了《思想者》的採訪。

  新一輪“民工荒”的成因

  《思想者》:虎年春節之後新一輪“民工荒”再現,顯示勞動力供求關係趨緊,這是不是經濟回暖的積極信號?究竟現在的“民工荒”和過去的“民工荒”有何不同?

  答:自從2004年以來,在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的部分企業多次出現民工短缺現象。“招工難”或民工失業問題曾一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然而2009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漸回升,勞動力市場卻出現了出人意料的變化,勞動力供不應求的現象再度出現。一些企業面臨的“招工難”,或許能夠更準確地描述這種具有區域性、行業性和階段性的“民工荒”現象。

  新一輪“民工荒”,被不少人看成是經濟回暖的積極信號。其實,“民工荒”是指在勞動力市場上,農民工的供給數量與需求嚴重脫節,農民工的品質未能滿足需求,致使用工單位招聘不能滿足生産經營需要的現象。

  《思想者》: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工資待遇偏低和勞動者權益缺乏保障。多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近似無限供給,遠遠大於用工需求,使得企業處於買方市場,不願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準。工資待遇太低,農民工的各項權益得不到保障,農民工在外面打工還不如回家種地掙得多,企業再用以前的標準招工是招不到人的。二是中央及各地惠農政策效應不斷顯現,特別是國家接連出臺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各地對民工需求量都在增加,回鄉創業也成為一些農民工的選擇。三是農民工群體正在實現一次大規模的代際替換,新生代農民工有明確的權利意識,更加注重對職業前景的選擇。“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念相對於其父兄輩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就業流動性加大。

  民工輸出大省為何也會“民工荒”

  《思想者》:一般認為沿海城市企業密集,鬧“民工荒”可以理解。但安徽、四川等這樣傳統的民工輸出大省為何也會出現“招工難”?

  答: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當前,我國區域經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産業跨區域轉移的趨勢和要求進一步增強,“招工難”內移也跟産業跨區域轉移、農民工選擇就近就業、返鄉創業等因素有關。隨著安徽經濟的快速發展、産業轉移的增多、招商引資的增長,我省本地用工需求量將大幅度上升。現在,部分地區、部分企業出現“招工難”,就是順應産業跨區域轉移與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的突出表現。

  《思想者》:目前,安徽省正處於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期,以後還會出現像沿海一樣大範圍的“民工荒”嗎?

  答:“孔雀東南飛”一直是安徽省農民外出務工的選擇,但近年來我省農民工勞務輸出形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隨著我省內地用工量大幅度增長,部分農民工將留在本地就業;而隨著本地用工需求量的大增,部分農民工將向內地分流。實際上,農民到哪做工,關鍵是看哪的收益是否更多一些。目前,安徽勞動力市場在總量上仍然是供大於求,但結構性的矛盾已越來越明顯,部分崗位缺口逐漸增大。雖然許多勞動力經過比較後開始選擇留在本地就業,但勞動力的供給卻遠不及需求量。隨著我國經濟的復蘇和內地工業化速度的加快,“招工難”將在一定時期記憶體在。

  新一輪“民工荒”的發展態勢

  《思想者》:您認為,勞動力短缺的現象會不會成為今後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常態?

  答:目前,我國正在由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的時代轉變。金融風暴發生後,農民工就業趨向發生了明顯變化。從本質上來説,“民工荒”現象的出現是勞動力供求關係失衡的一個重要信號。從全國範圍看,雖然目前我國正在超越勞動力無限供給的階段,但是並沒有形成普遍的勞動力短缺常態。儘管“民工荒”是區域性、結構性和階段性的現象,勞動力供給格局還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實施,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顯現,勞動力供給高峰即將結束,勞動年齡人口占主導而帶來的“人口紅利”也將消失。特別是最近階段出現的新一輪“民工荒”表明:這種勞動力短缺現象,有可能會成為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一種常態,將伴隨著企業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的始終。

  《思想者》:以往,“中國製造”依靠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一些企業甚至剋扣工人的血汗錢。新一輪“民工荒”的出現會不會改變這種情況?

  答:應當説,新一輪“民工荒”的影響是深遠的。以往,“中國製造”依靠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憑藉著看似取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創造了30多年經濟飛速發展的奇跡,但新一輪“民工荒”的出現,迫使企業升級、向內地轉移,企業要留住勞動者,就要善待勞動者,規範企業的行為,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並給農民工更多的保障;同時這還可能促使廉價的“中國製造”時代提前結束,逼迫經濟結構調整。從長遠來説,這對中國勞動力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中國從一個製造業大國到創造大國,需要有更多的技術工人。從這個意義上説,新一輪“民工荒”是一件好事,是推動中國産業升級、轉型的一個契機。

  《思想者》:您認為,新一輪“民工荒”的出現是否説明勞動力已經從結構性短缺,逐步演變成整體性短缺?

  答:新一輪“民工荒”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特有現象。當前中國勞動力已不再是無限供給狀態,但新一輪“民工荒”不會像媒體上炒作的那樣嚴重。因為我國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從勞動力結構上看,目前中國勞動力供給不存在整體性短缺,而是結構性短缺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勞動力供給從結構性短缺逐步向整體性短缺的演變。實際上,今年元宵節過後,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人數已逐步上升,我國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招工難”問題已趨於緩解。

  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的保障

  《思想者》:有人説,沿海地區逐漸對農民工失去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薪酬福利同內地相比失去了競爭力,對此,您怎麼看?

  答:“民工荒”的實質就是工資待遇的問題。現在,內地省份不僅各級勞動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幫助返鄉農民工找工作,而且有些內地企業的一些崗位待遇並不比發達地區差。因此,農民想在省內就近、就地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儘管沿海地區普遍上調了最低工資線,但細究産業工人的工資構成和整體福利水準,與內地有的企業崗位待遇相比並無更大吸引力。這就告訴我們:只有真正提高農民工的工資福利待遇,使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讓農民工真正實現“體面勞動”,才可以破解“民工荒”這一難題。

  《思想者》:産業升級的同時,也要求勞動力的升級。您認為讓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的保障是什麼?

  答:新一輪“民工荒”現象的蔓延,不僅反映了農民工的結構和需求發生了變化,而且説明中國經濟迫切需要提升産業結構,在倒逼産業升級同時,也要求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要讓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就要逐步提高勞動者素質,著力推進勞動力群體的升級。

  新一輪“民工荒”向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産業結構和農民工就業提出了新挑戰。我認為,産業結構調整和需求結構變化正在産生巨大的新的勞動需求,有必要根據人口因素和中國經濟的發育程度,全面調整産業佈局。在中國新一輪産業佈局中,正在崛起的中西部地區扮演著承接産業轉移的重要角色,有必要對目前的産業結構及其地域分佈,進行有序的産業轉移。要大力探索承接産業轉移的新模式,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走自主創新之路,向産業鏈中高端發展。勞動力要素直接制約著産業的升級和轉移。承接産業轉移,需要做好勞動力儲備,為産業升級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同時,相關勞動部門也要對企業的最低工資、社保繳納等情況進行嚴格把關,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保障。

  《思想者》:新一輪“民工荒”給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産業結構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此同時,您認為對由“80後”、“90後”構成的新生代農民工應如何善待?

  答:企業需要在競爭中進行調整,地方政府也要考慮創造好的就業環境和生活環境來吸引農民工。一是要切實解決農民工的工資待遇偏低和勞動者權益缺乏保障的問題,讓新生代農民工真正享受到普惠的就業待遇。二是要應對産業結構調整和需求結構變化所産生的新的巨大的勞動需求,利用這個機會實現産業結構的升級,積極探索承接産業轉移的新模式,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走自主創新之路。三是要將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放在促進就業的突出位置,繼續加大培訓力度,不僅要提高他們的技能水準,使其能夠勝任現代企業不同層級的崗位要求,還要大力提升他們的素質、素養,使其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時更好地融入城市。(夏亦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