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退伍兵變身敬老院院長:先後為34名老人養老送終

時間:2010-05-04 15:50   來源:蘭州晚報

  

  (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他近30年如一日照顧敬老院的孤寡、智障殘疾老人;他曾先後為34名老人養老送終,不是親兒卻勝似親兒,不是孝子卻披麻戴孝,他就是皋蘭縣黑石川鄉敬老院院長李本河。

  退伍兵變成好保姆

  4月26日,記者來到李本河所在的皋蘭縣黑石川鄉敬老院,看到他正在給一位高齡老人喂飯。現年56歲的李本河是皋蘭縣黑石川鄉黑石村人,1976年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服兵役,1980年復員回鄉後回到黑石川鄉。

  1982年,黑石川鄉新建敬老院,10多名孤苦無依的老人被邀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不過,由誰去管理、照顧這些老人卻成了當時最頭疼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份苦差事,沒人願意做。當時鄉里的俞書記找我談話,讓我去敬老院,他説要照顧這些老人的人不但要善良,還要細緻入微,而這些條件我全具備,是最佳人選。”李本河一邊給老人喂飯一邊告訴記者,自此之後,他開始了每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端屎接尿等日常工作,沒想到這一幹就是近30年,他也從一名血氣方剛的小夥子變成了整天操持勞務的保姆。

  院長、廚師、清潔工一肩挑

  讓李本河更沒有想到的是,敬老院的工作竟成了他事業的最終落腳點,從20齣頭的小夥子幹成了滿臉皺紋的中老年人。有一次,他正在做飯,突然停電了,李本河便改用柴火,待飯熟後挨個給老人們端到床頭。當他將飯送到一位張姓老人屋子裏時,老人卻極不高興地説:“停電了飯沒熟你就給我端來了,不吃。”“熟了,我用柴火煮熟了。”沒想到,他的解釋竟換來了老人更大的怒火,老人提起柺棍向他掄了過來,因為猝不及防,李本河的腿上結結實實挨了兩棍,腿因此瘸了兩個多月。對於李本河來説,像這樣挨打挨罵可謂家常便飯了。許多人都勸他不要再幹了,可李本河卻説“沒事,我習慣了。俗語説得好,老漢娃娃,哪有不發脾氣的,再説了,我們敬老院有半數老人是智障,都是些苦命人,怪可憐,我不幹,誰照顧他們呢?”

  近30年來,李本河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給老人們逐個生火、做飯、洗澡,甚至還要請大夫看病,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等老人們都休息了他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休息。“他沒有假期,甚至連換班的人都沒有,整個敬老院只有他一名工作人員,他既是院長又是廚師,既是清潔工又是洗衣工,就算生病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老人們。”張姓老人邊吃飯邊喃喃道。

  家人支援、自我信念是最大動力

  當談及為什麼一份工作能堅持近30年時,李本河的妻子告訴記者,記得有一次,李本河生了重病,必須要住院做手術,可他卻因為放不下敬老院的老人們,一直拖著不住院,“後來他竟以讓我去敬老院照顧老人為交換條件才勉強答應住院。”其妻子無奈道,手術治療期間,李本河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一心牽掛著老人們,一齣院便匆匆趕回敬老院,幾位癱瘓在床的老人看到他回來後都欣喜地泣聲連連,緊緊握著他的手不放。其妻子還告訴記者,對於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們,李本河無愧於心,可是對自己的母親,他卻滿懷愧疚之情。因為他從沒有像照顧敬老院的老人一樣照顧過自己的母親,甚至在母親彌留之際,他也沒能多看母親一眼。在敬老院工作的近30年間,李本河先後為34名老人養老送終。

  “我也是爹娘的孩子,這一輩子能夠照顧更多的父母親,我感到無怨無悔。”李本河笑道。(記者 袁婷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