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成都公交裝GPS限速 市民投訴“像散步”

時間:2010-04-06 08:52   來源:成都晚報

  實時監控每輛公交車的車速,一旦車速過快,GPS就會自動向司機報警提示——去年底,成都公交集團的GPS智慧調度中心正式啟用,同時也引來了市民的質疑:公交車速太慢,運轉效率太低。

  事件

  車速過慢 司機乘客吵架

  3月25日,51路公交車駕駛員余師傅接到了“暫時停駕,等待處理”的處罰,原因是一天前,由於行車速度過慢,與乘客發生口角遭到了投訴。 

 

  昨日,記者電話採訪了余師傅。他説,當天他駕車到了二環路東三段附近時,車速保持在15碼左右。這時車上一名乘客向他抱怨,“快點嘛,要趕到上班!”他沒有理睬。“你都要搖停了。”乘客再次抱怨。余師傅説,他仍然沒有理睬。直到行駛到萬年場附近時,該乘客又甩出一句,“你開不來我來開!”此時他回了一句:“你要快坐飛機嘛!”結果跑完第三趟後便被告知自己被投訴了。

  對於此事,余師傅認為自己錯在不該把對車速緩慢的煩躁情緒發泄到跟別人吵架上。

  現場

  一旦超速 警報立即響起

  昨日下午6時許,記者來到成仁公交站。47路公交車駕駛員劉宏帶領記者上車參觀了GPS裝置——安裝在方向盤上方的一個螢幕,上面標明瞭限速40公里。“這個速度是我們正常行駛過程中的最高時速要求。”劉宏説,根據路段不同,這個最高限速還會自動調整。“如果行駛速度超過了限速,車上警報會自動響起。如果司機不做調整,GPS系統會自動向公交集團監控室發送短信,公司以此作為對駕駛員懲罰的依據。”

  公交總站調度室的調度員周麗説,接到資訊後,他會通過“成都智慧公交系統”群發消息到所有車輛,該系統上也會記錄下每輛公交車的行駛情況,超速、低速、越站等全部都能輕鬆查詢到,“這些數據都將作為駕駛員的考核標準。”

  記者體驗

  非高峰期 車速保持30公里/時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槐樹西街站乘坐了341路公交車。從站台啟動後,公交車一直保持在30公里/時左右的速度。儘管此時並非車流高峰期,前方也沒有車輛,司機仍然將車速穩定在30公里/時。當車行駛至羊市街時,後方的小車不斷地從公交車左側超車到公交車前方。即使公交車前方200米見不到車的情況下,公交司機仍然保持著30公里/時的速度。這讓部分趕時間的乘客感到有些著急,但公交車駕駛員回答説:“該路段公交車限速40公里。”

  雙方説法

  乘客方

  這是浪費公共資源

  從成仁到金沙站 多用20分鐘

  不少公交車駕駛員表示,有了GPS後,駕車更小心了。“以前開車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前面的路況上,車開快了也沒感覺,結果踩剎車經常踩不住,為此出了不少事情。”劉宏説,現在有了GPS提醒超速,駕車過程中能更快作出反應避免事故發生。

  不過,安裝GPS限速之後,也給公交車駕駛員的帶來一些麻煩。“乘客嫌車速慢了。”一名駕駛員告訴記者,以前47路公交車從成仁公交站到金沙公交站只需30多分鐘,現在卻要50多分鐘。“以前堵車損失的時間,可以通過路況較好的路段提速行駛彌補回來,現在限速了便無法彌補了。”為此,公交車駕駛員經常會在早晚車流量較少的時候接到乘客的抱怨。“春節期間,幾乎每趟都要接到3~4次乘客嫌車太慢的抱怨,我們不得不作出解釋。”劉宏説。

  運轉效率低 帶來新安全隱患

  在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現在公交有了公交專用道,社會車輛全部都讓道于公交,可公交車卻自我限速,這不是浪費社會公共資源麼?市民王小姐説,限速後,公交運轉效率變得很低,加劇城市道路的堵車情況,也隨之影響市內相關路段的連鎖堵車。“要按照40公里如此低的速度行駛,那就等於在路上散步。”

  常年乘坐公交出行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我最近乘坐公交上下班,明顯感覺耗時比以前更長了,即使是在很少堵車、行車較順暢時期,耗時也比以前長。這説明瞭公交車限速太慢,不利於車輛的運轉。”張先生認為,公交限速後車輛運轉時間被拉長,從而導致了在站臺等候公交車時間更久,候車時間的增加又造成了候車人數積壓,每趟公交車載客人數也更多、更擠,不僅沒有對安全起到好處,反而引起了新的安全隱患。

  公交方

  能杜絕事故隱患

  限速以來 傷亡事故不斷減少

  2004年4月,成都公交15小時連闖三禍造成2死44傷,當時的公交集團董事長李祥生和總經理朱紀常為此引咎辭職。從此之後,公交集團劃出安全隱患限速公里警示圖,幾乎所有線路進行限速在40公里以內。而如今使用的GPS限速監控,正是從以前傳統的靠駕駛員自身控制速度,升級出的高科技版。據市交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公交車限速後,有效低控制和規範了車輛通過路口、學校、停靠站點等易發事故點及運作區域內的運作速度,確保了行車安全。

  記者從成都市交委公佈的《公交行業服務品質評價指標》中發現,今年2月公交行業責任事故死亡2人;今年1月責任事故傷亡人數為死3人,傷8人;去年12月則為傷亡4人;而在去年的7月8日到8月17日間,成都公交發生事故13起,致80人死傷。“從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公交的月傷亡事故正在不斷減少,這與GPS限速的全面投用是密不可分的。”該負責人表示,十次肇事九次快,GPS限速是杜絕事故隱患的有效手段。

  城區公交 平均時速12.8公里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根據我市城區道路情況,市公安局交管局制定的限速標準在每小時40公里左右,考慮到公交車容量大、載客多,公交車的限速標準則略低於這個標準,最低限速為30公里每小時。”據介紹,城區內公交專用道限速為每小時40公里到50公里,而非專用道、路口較多路段則限制在30公里每小時,根據市交委公佈的今年2月公交行業指標顯示,我市公交車車輛平均運作速度為12.8公里每小時,速度遠低於各項限速標準,説明瞭限速標準並非不合理。“目前成都設置了很多公交專用道,這正是為了提高公交車的運作速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將車速無限制的提起來,公交車運作的安全才是第一。”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