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甘肅高考狀元縣“陪讀農民軍”的“蝸居”生活

時間:2009-12-04 09: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甘肅會寧——這座古老的縣城是中國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可它的房價高得令人咋舌,均價2700元的房價直逼省會蘭州。推高房價的重要人群,是來自四週鄉村的農民。儘管平均下來,他們每年的純收入,還買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許多農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進城,這並不是出於對城市生活的嚮往。用當地人的話説,這要歸因于“教育産業”的帶動。

  高房價的貢獻者一部分來自會寧籍大學生的反哺,一部分來自鄉村陪讀家庭。事實上,鄉村陪讀家庭能買房者,鳳毛麟角。他們中的大多數,蝸居在縣城窄小的出租屋內,夢想著改變未來。

  在甘肅會寧這個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狀元縣,陪讀家長的數量驚人:“上至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親、母親,陪讀者遍及城鄉”。儘管他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聽過“陪讀”這兩個字,而是代之以“跟著娃娃唸書”。

  據會寧縣教育局的統計,“全縣有中小學生14.8萬多人,其中縣城學生4.5萬多人,按保守估計,全縣由家長陪讀的學生有1萬多人。”據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陪讀家庭除了大量分佈在學校集中的縣城外,在許多中心鄉鎮學校周邊,陪讀同樣蔚然成風。

  “陪讀現象在會寧,可以説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非常典型,非常普遍。”王富葙説。王是會寧縣電視臺記者,1年前他敏銳地捕捉到這個題材,將鏡頭聚焦陪讀族,拍攝了一部叫《黃土魂》的紀錄片。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何以製造出規模如此龐大的“陪讀農民軍”?

  “我們這輩人,全部是奴隸,下苦供著娃娃”

  “供孫子上大學,將來看我們能不能也享點福”,張桂芳有著農民式的智慧,“兒子這輩家裏窮,供不起,到現在還抱怨。”

  2009年11月24日晚。清冷月亮孤懸夜空,67歲的張桂芳老人佝僂著腰,摸黑走回縣城的出租屋,卸去肩上三五斤重的尼龍袋,嘴裏直哈白氣。堆在墻角的袋子裏塞滿了撿來的廢紙、塑膠瓶——這是老人每天徒步環繞縣城一圈,翻遍全城垃圾箱的“成果”。情況好的時候,這些撿來的廢品,每月可以換回300多元的收入。

  張桂芳老人“點”(當地方言,意為租——記者注)的房子離會寧二中僅幾百米。這片名叫西河灘的偏僻區域,近年租房生意火爆,幾乎每家每戶的院子裏,都住滿了學生和家長。即使房東們不斷修葺新的房屋,依然供不應求。儘管租金低廉,但對於很多陪讀家庭來説,這仍然是最重要的一項開支。

  像張桂芳老人這樣,來自鄉村的陪讀家長,大多聚居在學校周邊。不大的會寧縣城,業已形成幾個規模不小的陪讀村。

  張桂芳需向房東支付每學期320元的租金,這項花銷,自從大孫女三年前考入會寧縣二中便開始了。這一年,這個農村家庭放棄了鄉下18畝的土地,整體搬入縣城。

  農民離開了土地,生活成本立即上升。兒媳説,“跑得慢些,連吃的面都沒錢買了。”

  她的丈夫張玉昌,靠開三輪淘沙謀生,而她自己,每天要奔波于建築工地和家之間,一邊給孩子做飯,一邊打小工賺錢。

  在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張玉昌看來,這很像是一場有風險的賭博。如果輸了,3年的心血將全部付諸東流。他只能重返土地,領著孩子回老家放羊。

  幸好,他“賭”贏了。今年高考,他的女兒順利考入甘肅省中醫學院。

  “我們會寧四五十歲的這輩人,全部是奴隸,下苦(當地方言,意指辛苦地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記者注)供著娃娃呢。”張玉昌自嘲説。這位飽嘗沒有文化之苦的農民堅信,“只有讓娃娃考上大學,才能改變一輩子的命運。”

  王富葙是土生土長的會寧人。據他觀察,會寧的陪讀現象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在2004年前後,漸成氣候。

  “他們生活在底層,卻升騰著一種希望。”這位曾經的民辦教師認為,會寧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樣”迫切。

  32歲的農民張建國,已經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學,就迫切地把分別只有4歲和5歲的兒子、女兒,從農村帶進了縣城的幼兒園。他的老家,在韓集鄉袁嘴村西灣社,那裏沒有縣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兒園”。張建國已經鐵了心:“無論如何要守在縣城,供孩子上學,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分信心來源於堂兄弟們的選擇。明年,這個家族將有5個孩子角逐高考。無一例外,這5個高三孩子的家長均已在縣城陪讀多年。

  “農村學校吃不飽,縣城學校吃不了”

  從幼兒園開始便到縣城陪孩子讀書,張建國並非孤例。

  會寧縣幼兒園校長薛玉霞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她所在的這所幼兒園,是整個會寧縣唯一的一所縣教育局直屬公辦幼兒園,學生數量已逼近1000人,而將近1/3的學生來自農村——對很多農村家長來説,能進入這所幼兒園,意味著孩子將來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縣城任何一所小學,進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進幼兒園的農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額的出現。目前,這所幼兒園最大班額的學生人數已經突破50人。

  這也讓薛玉霞憂心不已:班額過大,會導致教育品質的下降。

  這兩年,每到秋季入學,這位年輕的女校長都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縣教育局對招生數量嚴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農村家長跑到她的辦公室,“求情下話”,這讓她“心裏很過意不去”。

  縣城學校的大班額現象,從幼兒園開始,一路延續到中學。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縣城學校班額過大的問題,會寧縣曾于2006年建設了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同時,在這所學校展開小班教學試驗——每個班至多不能超過35名學生。如今,這所小學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兩年。

  該校副校長王向紅告訴記者,2008年從全縣小學分流過來的800多名學生中,80%來自農村。

  而在會寧縣枝陽中學、會師中學兩所地處縣城的初級中學,特大班額現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離縣城僅15公里的柴門鄉中學,是離會寧縣城最近的一所農村中學。從2006年開始,副校長竇順寬明顯感覺到初中的班額在縮小,學生人數呈遞減之勢。無疑,流失的學生進了城。

  這條流失鏈條遵循著這樣的軌跡:“農村的學生往中心鄉鎮轉,鄉鎮的往縣城轉。”

  竇順寬説,農村學生流失現象在會寧普遍存在,導致“農村學校吃不飽,縣城學校吃不了”。

  生源問題是困擾柴門中學辦學的首要難題。在竇順寬看來,“這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該校將教師培訓、教研教改、學校內部管理作為提高教學品質,進而穩定生源的頭等大事來抓。

  在山大溝深、交通異常不便的會寧縣,儘管“撤點並校”工作謹慎推進,每個鄉鎮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學和小學,但還是加速了一部分學生流向縣城的步伐。

  張建國便是出於這種考慮:家門口的學校撤並後,他的孩子上學,需要翻山越溝,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為了搶一個好學生,不擇手段”

  在會寧,能進縣一中、縣二中就等於一隻腳已經跨進了大學。從初中開始轉學,甚至從幼兒園起就陪讀,農村家長的直接目標,就是千萬百計地擠進這兩所中學。

  而遠在鄉村的會寧三中,呈現的卻是另一幅圖景。佈局在會寧縣北部重鎮河畔鎮的會寧三中,是整個白銀市唯一地處農村的一所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這所擁有52年校史的鄉村中學,昔日聲名赫赫,成績驕人。

  有人曾總結道:會寧一二三中“三足鼎立”的局勢,撐起了會寧教育的一片天。

  而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打破均衡的缺口是生源和師資。

  原本不愁優秀生源的會寧三中,現在已很難招覓到最優秀的學生,即便它覆蓋半徑達北部15個鄉鎮,地理位置優越。

  成長起來的骨幹教師也千方百計地調往縣城。私下,老師間調侃:“三中是公校,其他學校是母校。”

  現在會寧縣城的不少名師,都出自會寧三中。比教師流失更為嚴重的是,每到夏季中考結束,一場沒有硝煙的城鄉學校生源爭奪大戰便真實上演,且愈演愈烈。縣城一些學校開出免學費、補貼生活費等種種優惠政策,吸引優秀農村生源加盟,甚至做班主任的工作,動員學生進縣城。

  “為了搶一個好學生,可以説是不擇手段。”一位縣城中學校長坦承。

  這些優惠條件,會寧三中無法提供。會寧縣教育局曾“三令五申”禁止生源大戰,將學校招生宣傳收歸教育局,統一由教育局下鄉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生源搶奪戰的硝煙味,但仍然不能根除。

  會寧縣三中副校長范國儒始終堅信,佈局在農村的會寧三中,有特殊的存在價值:到縣城讀書,勢必會增加農民負擔。執行農村收費標準的會寧三中,可以解決農村孩子的就近入學問題。

  會寧三中試圖恢復自己的地位。它向銀行貸款,就在低矮的舊校舍旁邊,修建了新的教學樓和公寓樓。校方的解釋是,“如果不走跨越式發展之路,將會被時代所拋棄。”隨著新建築的落成,它從此也不得不負債經營。

  不填平城鄉教育間的鴻溝,陪讀大軍擋也擋不住

  作為行政主管部門,會寧縣教育局正在努力改變著這些矛盾。

  記者掌握的一份關於“會寧縣中小學佈局調整規劃”的文件這樣把脈會寧教育的現狀:由於城鎮化步伐加快,大量進城務工子女在城鎮就學,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入學形成了農村包圍城鎮的局面,在全縣小學低年級適齡兒童急劇減少的情況下,出現了城鎮小校園、小校舍與大班額的矛盾突出,而村校辦學規模逐漸萎縮,上世紀90年代修建校舍大部分閒置的教育失衡現象。

  會寧五中校長王天傑認為,龐大“陪讀農民軍”的出現,“深層次的原因是城鄉教育不均衡,家長為追求優質教育資源,不惜勒緊褲腰帶。”

  意識到必須“義務教育求均衡”的會寧縣教育局,一直試圖填平城鄉教育不均衡的鴻溝,各種計劃和項目一個接一個出臺。

  會寧縣教育局副局長張貴榮代表會寧縣教育局,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他介紹説,歷史上形成的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有望得到緩解和改善——近兩年,縣教育局改變過去“撒胡椒面”的分配模式,將來自國家投資的項目、社會的捐助項目集中下放到農村中心鄉鎮實施,旨在加強農村中心校的硬體建設。

  張貴榮説,“在高中階段,城鄉基本上已經沒有差距,會寧三中的硬體甚至優於縣城新建的四五中。”

  在軟體建設方面,會寧縣開展了大規模的城鄉教研同步活動,抽調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赴江蘇交流學習,更新農村教師的教育理念,實現城鄉教育理念同步。

  為遏制農村教師的流失,會寧縣還出臺硬性規定:如不經學校校長同意,鄉村中學老師不得調動。

  不過,令張貴榮副局長憂心忡忡的是,在會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薄弱環節在小學。會寧縣計劃將薄弱農村小學挂靠到中心小學,從而帶動這個薄弱點。

  這位曾長期在農村中學擔任校長的教育官員很清楚:“如果不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陪讀現象)擋也擋不住。”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