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洋住戶小區草坪半裸曬日光浴 物業居委輪番勸阻 

時間:2009-10-16 10:06   來源:東方網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上海春城小區大草坪一角忽然出現了兩個“驚艷”的身影,一位赤裸上身的外籍男子和一名穿比基尼的中國女子在草坪上曬起了日光浴。最終在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負責人的輪番勸説下,兩人才很不情願的離開。這場“小區版”的“日光浴之爭”,令小區居民們大感新鮮,並引發了熱烈討論。

  物業居委:輪番上陣進行勸阻

  記者前天下午來到該小區採訪,只見鬱鬱蔥蔥的大草坪上有三三兩兩的居民在散步,也有人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小憩。雖然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多日,但保潔工和保安們對當日的情景仍歷歷在目,興奮地向記者描述起事發經過。

  那是國慶黃金周中的一天,由於正處於假期,午後陽光明媚,大草坪上有不少玩耍的孩子和散步的老人。下午兩點多,保潔工肖阿姨正在大草坪附近撿垃圾,一位保安走來説接到了業主投訴,“走,去看看,一個外國人睡在那裏。”肖阿姨和保安一起來到大草坪前,果然看見兩個人在曬太陽,“一個外國男人和一名中國女子,身上都穿得很少”。由於有一位女士,保安不好意思上前,便讓肖阿姨先去説説。

  肖阿姨告訴記者,她走上前時,只見仰面躺著的女子臉上蓋著毛巾,一時不知如何稱呼,便説:“唉!師傅,你們不能睡在這裡啊!”對方掀開臉上的毛巾,看了肖阿姨一眼,隨即又蓋了起來,並不理睬。肖阿姨見説不動對方,只好又喊來保安勸説,“她還是不聽,只是説‘叫你們領導來。’”

  物業負責人得知後,通知了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再一次來到大草坪進行勸阻。“當時地上鋪著一條瑜伽墊,一個外國男子躺著,邊上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子正在往身上涂油。”居委會工作人員張亮回憶道。這名女子身穿性感的比基尼,男子則赤裸上身穿著短褲,周圍有不少孩子在玩耍,但並沒人圍觀。張亮等人又輪番進行勸阻,表示有業主進行反映,認為他們躺在這裡影響不好。

  “那名女子回答,‘在上海任何小區都可以曬,為什麼這裡不行?’我們又勸她再穿上一點衣服,她又説,‘穿上衣服怎麼曬太陽?''”當時在場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最終,在眾人的勸説下,十幾分鐘後,兩人起身整理東西離開了草坪,看起來不太樂意,還説要投訴物業。

  鄰居:表示理解者不少,願意效倣者不多

  “以前也聽説過有業主穿得很少在陽臺上曬太陽,在草坪上曬還是第一次發生。”張亮説道,他倒不是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只是草坪上還有很多老人孩子,“影響不太好”。物業負責人也表示,這兩個人是小區裏的租戶,上前勸阻主要是因為有路過的業主向保安投訴。保潔肖阿姨則告訴記者,平時看見一男一女躺在草坪上也會上前勸阻,因為即使“穿得不少”,難免也會引起其他業主的投訴,形成不好的影響。

  記者發現,這一事件在小區業主之間也引發了熱議,從小區論壇上看,大部分業主都表示對此可以理解,有人甚至認為在草坪上曬日光浴顯得“浪漫,有個性”,也有居民表示自己“也想洗個日光浴的,沒勇氣,怕被批”。此外,也有業主雖然不反對曬日光浴,但覺得應該在專門的場所而不是家門口的公共綠地,“有點不雅觀”。

  對話當事人:我只是享受陽光,以後還會去曬

  經過一番艱難的尋找,記者終於在小區內見到了當日曬日光浴的那位外籍住戶,談及當日的情況,他顯得很平靜,認為自己只是享受陽光,以下是記者與外籍住戶的大致對話內容。

  記者:你好,關於中秋節那天曬日光浴被勸阻的事件,我想問你一些問題。

  外籍住戶:我們只是享受美好的陽光,在外國曬日光浴很平常,露天游泳池邊也通常有躺椅,在中國卻不多。

  記者:你怎麼看待不讓你在草地上曬日光浴一事?

  外籍住戶:沒有明確的法律説不允許在小區裏曬日光浴。在農村曬太陽就很正常,在城市裏就被認為“有錢有閒”。

  記者:可是有的業主覺得這樣不太文明,影響不好,前不久有人在海灘“裸曬”也被阻止了。

  外籍住戶:我們又沒有脫光衣服。

  記者:那你覺得你的行為有什麼積極影響嗎?

  外籍住戶:日光浴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可能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吧。

  記者: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你們的做法,你對文化上的差異怎麼看?

  外籍住戶:我能理解文化的差異,也接受觀念的不同。

  記者:你介意大家的討論嗎?

  外籍住戶:有人討論説明觀念開始有變化,當然觀念的變化畢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記者:那你還會去草地曬日光浴嗎?

  外籍住戶:會。如果沒有規定不能曬,我還是會去享受陽光。

  記者:那如果再被阻止呢?

  外籍住戶:就不理唄,除非有明確規定不可以。

  專家觀點

  法律允許在小區曬日光浴嗎?

  不久前有報道稱奉賢海灘有一外籍女子“裸曬”被民警勸阻,原因是“按照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不允許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否則要受到處罰。”那麼在小區裏穿著比基尼曬日光浴可不可以呢?

  上海協力律師事務所衛新律師認為,在小區裏曬日光浴並不違法,“小區雖然屬於公共場所,但怎樣算裸露身體並沒有明確界限,個人理解也不同,這兩名租客只是曬太陽,並非故意裸露給別人看,法律法規並無明令禁止不可以曬日光浴。然而,如果小區業主公約內對草地的管理有相關規定,例如禁止躺著曬太陽,或者曬太陽的人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則屬於違反了小區的規定。

  怎樣理解當眾曬日光浴?

  “在國外這種情況的確不少,常被稱為‘草地浴’,有的在公共的草地上,有的在自家院子裏。”復旦大學家庭社會學專家沈奕斐認為,穿多少其實是沒有一個固定概念的,每個人心裏都有不同的底線。“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多元化文化的接受是有一個過程的,也可能會經歷‘陣痛’,而這個發展過程需要的是人們的寬容。”

  記者手記

  我曬的不是太陽,是生活

  “在草坪上燒烤”,“在小區內遛雞”,“在綠地上打高爾夫”,作為一名社區新聞記者,小區內千奇百怪的新聞看過不少。但在得知小區的大草坪上有人穿著比基尼大膽曬日光浴時,仍頗感新鮮。這倒並不是因為當事人穿得多還是少,而是對這種特別的生活方式感到興奮———竟然真有人如此直接的“曬”出自己!

  來到小區時,談起此事的保安和保潔工們對於這事兒也顯得依然有點興奮,其中似乎還帶著點不好意思,這是我事先預料到的。令我沒想到的是,居委工作人員説,當時周圍不少孩子和大人在玩耍,但一堆人輪番勸阻時,卻並沒什麼人圍觀。看來,今天的城市人對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有著更寬容的心態。就像這個小區一位業主朋友得知該事後對我説,個人有個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傷大雅就行。

  對於小區裏鄰居們的討論,這位日光浴外國朋友倒顯得很是理解,並沒有據理力爭或閉口不談,第一句話竟然是“其實日光浴對身體健康很好。”和他的交談中,我發現他有一點無奈的,但他也顯然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堅持,只要不違反法律,不對別人造成傷害,他應該還會繼續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曬”出來。

  其實,細心的我們不難發現,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正漸漸地在我們身邊的各個社區中漸漸擴散開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我看來,無論本身能不能接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只要不對別人正常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這些生活“曬客”都是勇敢而直率的人。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