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調查顯示:84.3%的人表示“我們的生活需要小攤”

時間:2009-03-19 09: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44.2%的人經常從小攤上買東西, 53.0%的人偶爾買,僅2.8%的人從沒買過

  “只要看見衚同口賣雞蛋煎餅的小夫妻倆,我感覺一天都喜氣洋洋的。”北京市上班族劉卓妍每天早上7點出門趕公交車,經常來不及吃早飯,就會順路買個雞蛋煎餅吃,“他們總是笑著,幹活兒也特利索,女人捍麵、裝袋兒,男人攤雞蛋餅,一個裝著零錢的小塑膠桶擺在攤位上。我們都是自己放錢、找零。有一天一個人買了好幾張餅,男人算錯錢了,女人嗔怪了一下,兩個人相視一笑又低頭忙活了。”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搜狐網,對1899名網友進行的調查顯示,44.2%的人經常從小攤上買東西,53.0%的人偶爾從小攤上買東西,僅2.8%的人沒買過。

  87.5%的人期待生活中有修理、修補攤 

  調查中,66.0%的人表示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有很多小攤,31.4%的人説身邊有一些小攤,2.6%的人表示身邊小攤很少。

  某房産仲介公司職員陳欣説,她曾帶客戶去一個高檔小區看房子,客戶對房子挺滿意,但在得知小區附近連個賣菜的小攤都沒有時,單子沒談成。

  公眾期待生活中有哪些小攤?調查顯示,87.5%的人首選修理、修補攤。接下來公眾給出的排序依次為:蔬菜、水果攤(80.5%)、書報攤(79.0%)、早點吃攤(74.4%)、日雜攤(60.2%)、創意飾品攤(48.9%)、風箏等民間手工藝品攤(45.4%)、小玩具攤(39.0%)、服裝鞋帽攤(33.3%)、小零食攤(29.1%)。

  中國人民大學校內有一個小攤販市場,有很多賣蔬菜水果、小電器、學習用具的小商販,甚至還有不常見的縫紉攤兒,老師和同學都習慣地稱之為“便民市場”。

  “同樣是給皮鞋釘個前掌,在商場的服務處或者連鎖店可能要上百元,在我這兒也就是幾塊、十幾塊錢的事兒。”市場裏擺了20年修鞋攤的大爺説,人大學生和附近的居民是他的老主顧,有些清華、北大等學校的學生也會週末過來,甚至一些已經畢業的同學也會大老遠地跑來。

  調查中,84.3%的人認為他們的生活需要小攤,72.2%的人認為小攤的東西物美價廉,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68.8%的人説大學生擺攤也未嘗不可

  四川人羅紅傑和姐姐來北京5年了,最近他們在回龍觀地鐵口附近擺了個麻辣燙小攤,之前他們一直在飯店打工。“但只要廚房一換大廚,服務員就得跟著換,我們差不多每年都在找工作,現在有了這個攤兒,好歹是自己的生意,很有安全感。”羅紅傑説,這裡人流量大,晚上的生意還不錯,就是時時擔心城管來查。

  調查顯示,93.2%的人感覺小攤主是下崗職工等就業困難群體,70.9%的人認為小攤主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有59.3%的人認為小攤主是練攤兒或者創業的年輕人。

  “只要你足夠有創意,足夠有熱情,玩偶、布包、小飾品、手繪文化衫、小擺設……什麼東西都可以賣。”自己設計衣服、找人製作後出售的周周,是“瘋果盒子”的“創意小攤主”。一到週末,她會去中關村的創意市集上租個“盒子”,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裏面進行展賣。在創意集市上,周周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目前正準備把這個興趣發展成自己的職業。

  調查中,68.8%的人説大學生擺攤也未嘗不可,58.6%的人支援發展創意市集,豐富小攤市場。

  “小攤主大多頭腦靈活、手腳勤快、不怕辛苦,自食其力的人應該受到尊重!”一位來自陜西省漢中市的網友留言説。

  對此,調查中81.0%的人表示認同,認為小攤販靠勤勞吃飯,值得尊敬。82.9%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對小攤集中管理,規劃其發展,僅有1.4%的人認為應該取締小攤。

  65.6%的人表示小攤的繁榮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調查顯示,92.8%的人認為小攤能解決困難群體的生存和就業問題,65.6%的人表示小攤的繁榮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有43.5%的人擔心小攤物品的品質、衛生等沒保障,32.4%的人認為小攤擠佔公共交通,30.0%的人説小攤容易帶來“臟、亂、差”等問題。

  “我去臺灣考察時看到賣丸子的小攤很紅火,小攤主和我説,她就靠著這個小攤供孩子讀完了大學。他們是社區管理的,只繳一點管理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魏娜認為,政府正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就要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著想。小攤一方面可以解決困難群體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便利。政府應根據各個社區的條件,開闢不同規模的小攤販經營場所,既不影響當地交通和周圍民眾的生活,又照顧攤販有足夠的客流量。

  “應把小攤納入社區建設中來,就像社區醫院的屬地管理一樣。小攤主也渴望相對固定環境,只要政府創造條件,我相信他們會誠實經商,合法經營的。”魏娜説。

  據了解,各地政府也在實施針對小攤的規劃。今年上海浦東將在中心城區的13個街鎮設立68處設攤疏導點,引導便民攤點有序、衛生、規範設攤。《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也規定,市、縣、鎮人民政府在制訂城市、鎮規劃時,應當確定相應的經營場所,供農産品、日用小商品等經營者從事經營。

  如果要規劃和發展小攤,你認為應該怎麼做?86.3%的人認為對小攤不應該限制,而是要加強衛生、治安管理等服務和引導;75.6%的人建議借鑒國外的做法,把小攤打造成街頭一景;72.0%的人認為應該調研開闢一些公眾需求大的固定場所作為專門的小攤市場;63.1%的人建議發展廉租攤,對小攤主實行稅收、補貼等優惠;41.6%的人認為應該出臺專門針對小攤的法規。(記者 王聰聰 實習生 陳彥青)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