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新醫改方案北京試驗 在社區看“私家醫生”

時間:2008-11-03 09:26   來源:京華時報

  新醫改方案的目標之一,是建立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也就是説,要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

  雖然新醫改方案還在徵求意見中,但北京已在這個方面展開了嘗試——作為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的試點,西城區推出的“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已經運作了一年。

  通過與大醫院資源共用,社區醫院的門診量提高了30%以上,這種大醫院與小診所的“合作”給社區衛生服務的完善帶來了新思路。

  社區醫院從閒變忙

  以前患者寧可早起幾個小時去大醫院排隊掛號,也不願意到社區醫院來看病,而現在社區醫生經常忙得連午飯都沒空吃。

  10月23日早7點50分,朱莎準時來到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這個社區醫院的一名全科醫生,她每天早上8點準時開診,周邊社區的很多“老病號”也都是掐著點兒來瞧病的。

  家住黃寺社區的宋斌老人剛過8點就來到了朱莎的診室。宋斌老人73歲,已經有20多年的冠心病史。“這兩天胸悶嗎?”朱莎一邊給老人量血壓一邊詢問。“是啊,昨天晚上就覺得頭髮木,我今兒一大早就到你這裡來了。”老人説道。由於是老病號,朱莎對宋斌老人的病情比較了解,在檢查過後,朱莎告訴老人,主要是天氣變化影響的,沒有大礙,還是採用藥物治療就可以。老人點了點頭,在諮詢了一些服藥注意事項後,老人放心地離開了。這時候,診室外已經有新的病人在等候了。

  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處德勝門外大街,周邊有多個大型居民小區。60歲以上的居民有2.1萬多人,佔到了總人口的近20%,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社區裏,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加在一起有40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老年病人。朱莎每天接觸的病人大多也都是固定的“老病號”,從上午8點開診到下午5點下班,每天來就診的病患能有幾十名,經常忙得連午飯都沒空吃。

  但很難想像,這個繁忙的社區醫院在一年多前還是門庭冷落。根據統計,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7年上半年的門診量只有現在50%左右。“以前關鍵是很多老人不信任社區醫院,害怕在小醫院看病給耽誤了。”朱莎對老年病患的這種顧慮也完全理解,“過去雖然一直倡導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但從我們這裡去北大醫院只需10分鐘,到人民醫院也就20分鐘不到,所以很多老病號寧可起早排隊掛號,等幾個小時,也不願意到我們社區醫院來看病。”

  “共同體”吸引病患

  不用排隊也不用掛號,患者可通過社區醫院與大醫院之間的“綠色通道”,預約專家號。

  改變這種狀況的是2007年9月底“西城區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的建立。這個“共同體”是由人民醫院和西城區衛生局合作進行的一項試點工程。“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讓居民在社區服務站也能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資源。”西城區衛生局局長邊寶生介紹説。

  張桂春大媽家住西城區展覽路百萬莊社區,她就是被“共同體”吸引到社區醫院的居民之一。張大媽患有糖尿病,10多年沒有間斷過吃藥,為了開藥取藥每兩個星期都要往人民醫院跑一次。今年3月24日,她來到小區附近的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聽街坊説,這個醫院開藥便宜,本來準備去開些藥的。”但令張大媽沒想到的是,衛生服務站的劉大夫卻檢查出她的眼角膜出血。

  劉醫生告訴張桂春,眼角膜出血是糖尿病的並發癥,需要及時治療,但是服務站的醫療條件不夠,社區服務站可以幫她預約去人民醫院就診。張桂春一聽是預約,馬上就想到會不會比平常掛號要貴出很多,而且聽説糖尿病最害怕並發癥,張桂春想當天自己去人民醫院。劉醫生笑著打消了張大媽的顧慮,並表示即使她當天自己去也未必能挂上專家號了,還不如通過衛生站來預約專家。

  看著劉醫生在電腦上像選電影票一樣就完成了預約,張桂春還是有些不放心。3月26日,張桂春在兒子的陪同下,按照預約時間來到了人民醫院。她在社區病人接待處登記後,沒有排隊也沒有掛號,就通過“綠色通道”按之前的預約直接找到了專家。在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後,張桂春的病歷又被轉回展覽路社區服務中心,為她看病的專家又通過網路視頻向劉醫生介紹了張大媽的病情以及日常用藥情況。

  今年4月,張桂春便將醫保轉到了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前去看病,5點就要讓兒子去人民醫院排隊掛號,現在不舒服了就去衛生站,人家看不了會自動轉到人民醫院去,還不用排隊。”張桂春還經常向鄰居們宣傳去社區衛生站看病。

  在社區看“私家醫生”

  社區衛生站的醫生非常了解病人的情況,病人感覺就像電視裏的“私家”醫生一樣。

  在社區預約大醫院的專家,去大醫院有綠色通道不用排隊掛號,這些便利的背後其實是“共同體”的最終目標: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

  邊寶生介紹,在“社區衛生服務共同體”內,社區居民有了就醫需求,首先來到社區衛生服務站,接受基本醫療服務。疑難病人則可以利用人民醫院的專家資源和技術優勢進行遠端、視頻會診,實現對疾病正確和及時的診斷。如果是重症、危症患者,可以通過“綠色通道”轉至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等病人病情緩解後,將轉回社區,依照專家提出的指導意見繼續治療和康復。

  黃寺社區的宋斌老人就是從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後回到社區康復的。

  去年年底,宋斌老人突然胸悶頭暈,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朱莎經過心電圖檢查後發現老人房顫,當即便和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的專家進行遠端溝通,並將老人送到了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進行深度檢查。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宋斌老人的病情逐漸好轉,主動將自己的病歷轉回到了社區醫院。

  自從宋斌老人的病歷轉回到社區後,朱莎便根據要求為老人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對老人的病情進行跟蹤,一旦病情出現變化,她便通過“共同體”的資訊平臺,將病歷轉給專家諮詢請教。

  “社區服務站挺好的,離家近,有什麼不舒服的走幾步就過來了。”宋斌老人説,除了距離近,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要比大醫院便宜很多。“在這裡拍個片子30多塊錢,但去大醫院就要200多塊錢。開一樣的藥,也是在衛生站拿便宜。”宋斌老人説,到社區衛生服務站都不用多説話,醫生就知道自己的情況,感覺就像找電視裏的“私家”醫生看病一樣。

  根據北京市的統一規定,312種社區常用藥品實行政府集中招標採購,按照採購價格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零差率銷售。目前社區常用藥價格比大醫院同品種藥平均降低了32%。

  而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衛人員的工資也完全由政府財政支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醫衛人員完成工作的品質水準進行綜合測評後再發放獎金。

  大醫院功能回歸

  讓患者在社區看小病,可以避免教授級專家每天將精力放在看常見小病上,大醫院將重新回歸到疑難雜症診斷和科研教學上。

  西城區副區長陳蓓介紹,目前西城區“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還處在初步階段,納入到這個共同體中的醫療機構目前只有北大人民醫院以及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個中心共有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覆蓋周邊地區的23萬居民。“共同體”運作一年至今,兩個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門診量提高了30%。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目標是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

  陳蓓坦言,“共同體”只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方式,但讓大醫院參與進來卻非易事。西城“社區衛生服務共同體”得以推行和成功運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民醫院的主動參與配合。

  人民醫院院長王彬説起為何要積極推動醫療共同體的建立時表示,我國在醫療衛生資源上的未來投入重心是從治療轉移到預防,從晚診晚治療轉移到早診早治療。也就是説,社區醫院將是未來中國醫療服務的主體,而綜合性醫院將重新回歸到疑難雜症診斷和科研教學上。人民醫院主動融入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不僅符合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趨勢,對醫院的發展有益,還可以讓就診患者的結構更為合理,避免教授級專家每天卻在看一些常見小病。

  陳蓓表示,雖然有很多的困難,但西城社區衛生共同體將不斷擴大,共同體的“大醫院”成員要推廣到轄區7家區屬醫院及阜外醫院、安定醫院等專科醫院,從現在的“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的區域醫療資源合作。

  人民醫院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是冠心病管理團隊的領頭人,他也是社區衛生服務擁護者。胡大一經常在社區為居民講健康課説,選擇一個優秀的社區醫生作為自己的“保健醫生”,比認識幾個大牌專家更有價值,因為大專家只是某一學科的專家,而社區醫生則可以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服務。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