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銷戶一年信用卡仍透支 卡主背上“信用”黑鍋

時間:2008-02-05 09:24   來源:北京晨報

       信用背“黑鍋” 客戶貸款遭拒

  馮女士因為個人信用有“污點”,而在貸款時遭拒。就在一年前,馮女士發現因自己的一張早已銷戶的信用卡發生透支,被列入個人信用記錄的黑名單。雖然銀行當時承認存在問題,但是時隔一年,卻仍未對此進行更正。“不是我的錯,卻讓我的信用受到損失,這個責任該由誰來擔?”

  銷戶信用卡出現透支

  昨天中午,記者見到了剛剛查詢完個人信用報告的馮女士。在馮女士最新查詢的個人信用報告上,羅列著馮女士所辦理的所有銀行卡的資訊,在其中一張工商銀行的信用卡的條目下,顯示馮女士透支104元。“就是這條錯誤的記錄,讓我的信用受到很大的影響。”馮女士告訴記者,她一直認為個人信用沒有問題,直到2006年11月,她在辦理信用卡時,發卡行告知她信用有污點,無法給她辦理信用卡。

  馮女士隨後來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顯示馮女士的工商銀行信用卡透支104元。馮女士説,這張信用卡是為了幫助一位銀行工作的朋友完成任務,于2003年辦理的,當時承諾免兩年年費,但馮女士從沒有使用,並於2005年8月份將信用卡銷戶。“銷戶時銀行都沒有提過任何透支的事情,這肯定是銀行的錯誤。”

  馮女士告訴記者,知道自己信用有“污點”後,她立即向徵信中心提出異議。徵信中心不久回復,證實她該信用卡已經銷戶。“當時我把情況都和工商銀行反映了,以為他們會清除錯誤記錄。”今年1月4日,馮女士去招商銀行辦理貸款時,被告知“污點”仍然存在,銀行不能給馮女士貸款。“銀行不及時更正已承認的錯誤,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昨天,馮女士再次列印了個人信用報告,向工商銀行投訴此事。

  信用報告錯誤頻出

  馮女士表示,她本來以為個人信用資訊數據庫登記的肯定是權威的數據,但是發現除了這次透支的問題外,個人的一些基本資訊也存在問題。馮女士指著工作單位資訊告訴記者,她從來沒有在所登記的“IBM公司”裏工作過。

  而且在幾個登記的房産所在地中,有三個都標注著是馮女士“自置”,“我哪有錢買這麼多房?”令馮女士哭笑不得的是,其中兩個房産其實是單位的辦公場所。馮女士説,目前這些錯誤的資訊並不對她的生活産生影響,但是如果以後涉及第二套房的購買,這些不準確的資訊可能會引起麻煩。“希望有關部門能對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加以管理。”

  銀行將馬上處理此事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查詢、維護數據庫,數據庫中的資訊都是由各家銀行提供的,徵信中心不負責核實,用戶如果發現錯誤,應向發生問題的銀行反映,由銀行開出證明,如果情況屬實,才可以對個人信用記錄更改。記者隨後致電工商銀行信用卡部,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恰好當年處理過此事,工作人員表示,她曾提交過説明,但為何一直沒有更改,她也不清楚,“我們馬上會對此事進行處理。”

編輯:王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