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饅頭標準”引發熱議 方饅頭老闆異常迷茫

時間:2008-01-04 10:41   來源:重慶晚報




郭娟/製圖

  圓饅頭叫饅頭,方饅頭叫什麼——

  什麼叫饅頭?別以為這問題很弱智——最近,可是網上一大熱議話題。饅頭之所以在網上“躥紅”,始於最近有多家媒體稱,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饅頭國標”,其中規定“饅頭必須是圓的”。一份有6437人參加的網上調查顯示,82.63%的人對此持異意。

  消息稱,1月1日起,國家標準委和國家質監總局聯合發佈的《小麥粉饅頭》標準(下簡稱《標準》)規定,以小麥粉為原料生産的商品饅頭應該是圓形或橢圓形,沒有褶皺,蕎麥等雜糧類饅頭不在標準範圍。

  昨日,記者發現,網路上的熱鬧已波及到現實生活,不少市民也議論紛紛。奇怪的是,一些饅頭加工點卻表示質疑,當作笑談。“饅頭必須是圓的?那方的叫啥?”這是我市幾家饅頭店老闆聽聞此説後的第一反應。昨上午11時,學田灣“李大姐饅頭”店,圍著不少買饅頭的顧客。“饅頭有國標了?”女老闆看了看眼前蒸籠裏的方饅頭,自言自語:“那以後這些該叫啥呢?”半晌,她抬起頭,一臉認真地問:“那個標準必須執行嗎?這麼説以後我這些饅頭豈不是都不能賣了?”她覺得難以置信。

  觀音岩中一支路“北方手工饅頭”店經營饅頭多年,得知這一説法,老闆和幾名店員忍俊不禁,笑開了,“饅頭只能是圓的?怎麼可能喲!”記者採訪過程中,幾人一直在笑。中年女老闆説,她開饅頭店已六七年,有圓的有方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奶香味有麥香味,每個人喜好都不同。做法和品質都同樣嚴格把關,從來沒有問題。如今做啥都講究根據客人要求更新換代,從沒聽説饅頭要統一外形,她覺得挺可笑的。前來買饅頭的龔大媽聽説饅頭規定了形狀,覺得不可思議,“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方饅頭,莫非以後買不到了?”

  “這個怎麼執行啊?”七星崗“兄弟饅頭”店老闆李幫林説,這既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符合本地特點:我市的饅頭最初都是方的,後來為區分口味和品種,才出現圓饅頭,而且這種饅頭中間還是“開了花”的。許多市民心目中,饅頭就應是方的,包子才是圓的。如果按照網上及坊間的説法,符合要求的恐怕沒幾家。要統一成圓饅頭,恐怕不好執行。他也表示此説可信度不高。

  《標準》究竟如何執行?其中是否有“饅頭必須是圓的”這一條款?記者採訪了重慶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稱,《標準》詳文尚未下發到重慶,所以目前還沒有看到“饅頭必須是圓的”等相關規定。

  先前的報道均稱,該標准詳細描述了“標準饅頭”的外觀、內部、口感、滋味、氣味等“感官品質要求”。昨日,又有消息説:“新近出臺的關於小麥粉饅頭的國家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並不要求強制執行。有關人士還表示,‘新標準規定了饅頭的形狀’的説法是不實的。”渝中社區記者張一葉報道攝影

  七嘴八舌

  秋葉漫談:我喜歡吃饅頭,從小到大吃的方饅頭。我都30多歲了,不是弱智,接受過國家高等教育,還認識饅頭,知道好壞。

  我是老實人:饅頭統一外形,完全沒必要!老百姓更關心的是饅頭的品質和衛生。

  落在草原上的魚:饅頭必須有麥香味?可我一直喜歡奶香味的。

  旺仔小饅頭:饅頭國標,堪稱2008年第一個經典笑話!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