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兩岸記者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 探秘古蜀文化

2017年07月18日 08:39:4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記者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 探秘古蜀文化

    海峽兩岸記者四川行”聯合採訪團走進金沙遺址參觀。(台灣網 李寧 攝)

  台灣網7月18日成都訊  (記者 李寧 于斯文)17日,“海峽兩岸記者四川行”聯合採訪團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探秘神秘的古蜀文化,金沙遺址規模之大、出土文物之豐富,令記者們讚不絕口。

  2001年2月8日發現的金沙遺址,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又一個重大考古發現,也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

  據悉,金沙遺址的分佈範圍約5平方公里,已發現的重要遺跡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區、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銅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貴文物10000余件,還有數以萬計的陶片、數以噸計的象牙以及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和鹿角,堪稱世界範圍內出土金器、玉器最豐富,象牙最密集的遺址。

  目前可以確認,金沙遺址主體文化遺存的時代約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國先秦時期最重要的遺址之一。

  金沙遺址的發現,極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對蜀文化起源、發展、衰亡的研究意義重大,特別是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謎找到了有力證據。金沙遺址復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現了古代蜀國的輝煌,並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四個階段,共同證明了成都平原是長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中華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學説的確立提供了重要佐證。(完)

  

    出土的象牙。(台灣網 李寧 攝)

  

    目前中國發現的3000年前保存最完整的金面具。(台灣網 李寧 攝)

  

    玉器。(台灣網 李寧 攝)

  

    卜甲。(台灣網 李寧 攝)

  

    傳承千年的十節玉琮。(台灣網 李寧 攝)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