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守護澳門的青春歲月(上)

2019-12-09 19:17:00
來源:軍報
字號

  默默的守護,熱血的青春。在澳門回歸20週年之際,中國軍網記者走進駐澳門部隊——

  守護澳門的青春歲月(上)

  ■中國軍網記者 宋明亮 孫偉帥 何友文 通訊員 方釗

  羌塘古謠説,當汗水灌溉在腳下的土地上,再遙遠的地方也會變成故鄉。

  摘下墨鏡和帽子,孟苗習慣性地甩了甩頭髮。短髮飛揚,額頭上的汗珠在陽光下折射出晶瑩的色彩。幾分鐘前,這名身材高挑的女兵和戰友們一起,在駐澳門部隊軍營開放活動中進行了摩托車特技表演。孟苗用雙手搓搓臉,露出一個好看的笑容。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離開活動現場,孟苗不自覺地哼唱起了《七子之歌》。

  20年前,幾乎與她同齡的澳門女孩容韻琳用純真的童聲演唱了這首《七子之歌》,澳門,也在這充滿期盼的歌聲中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那一年,正在讀小學的孟苗“天天都在唱這首歌”。活動課唱,歌咏比賽唱,就連那一年春節的家庭聚會,她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唱過。

  只是,那時的她對歌中這個叫“Macau”的地方完全陌生。她也更不會想到,20年後的今天,她會成為守護“Macau”的一名人民子弟兵。

  和孟苗一樣,澳門,對許許多多守護在澳門的年輕官兵來説,都曾只是歷史課本中洗刷百年恥辱的考試題,是地圖冊上與廣東珠海連接在一起的南方小島,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裏那一句陌生發音……直到,當他們來到這裡,守護這裡,一切都在他們心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當額頭的汗水滲入腳下的土地,這裡不再是陌生的地方,而像自己的家一樣親切、自然。”許多駐澳門部隊的官兵這樣理解著自己守護澳門的青春歲月。

  而這片被稱為“蓮花寶地”的土地,也因為有了這樣一群年輕人的守護,也愈加青春飛揚。

  風景

  有一種風景,穿著軍裝站在哨位上更能領略它的美

  太陽還未完全沉入海平線,駐澳門部隊凼仔營區周圍的建築便已漸次亮起了霓虹。

  “就像從天而降的光環!”駐澳門部隊戰士李輝揚的眼裏閃著光,用開心的語氣形容著他站哨時看到的景色。

  李輝揚口中的“光環”是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購物中心和賭場——威尼斯人。這座富麗堂皇的建築,與凼仔營區僅一路之隔,站在營區一側的門崗,剛好可以看到威尼斯人建築的全貌,威尼斯人的對面則是著名的銀河酒店。兩座豪華建築的LED屏24小時不間斷播放著廣告,夜幕降臨,它們的燈光又會同時亮起,流光溢彩,照得周圍也宛如白晝。

  駐澳門部隊的官兵們這樣形容他們所處的環境,操場對著賭場,禮堂對著教堂,崗樓對著酒樓。李輝揚在今年8月輪換進澳。這樣的景色對從未到過澳門的他來説,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經常在營門口站崗,李輝揚對眼前的繁華無比熟悉,他知道那裏的燈會在幾點鐘亮起,又在間隔多久後有所變化。可即便看過無數次,他依舊覺得“這是心中最美的風景”。

  澳門回歸的那一年,李輝揚出生在廣州。在來到駐澳門部隊之前,他曾來過澳門。不過,當得知自己被選拔到駐澳門部隊時,他“有點懵”。

  和其他戰友一樣,李輝揚對澳門充滿了未知與好奇;但和其他戰友不一樣的是,李輝揚在更早的時候,就明白了來到這裡的意義。

  新兵授銜時,有著30多年兵齡的父親一身戎裝出現在李輝揚面前。父親從托盤中拿起那一副列兵肩章,鄭重其事地為李輝揚佩戴好,站在一旁的母親細心地為他整理衣袖。望著已經高出自己大半頭的兒子,父親用力點了點頭,然後拍拍李輝揚的雙肩,輕聲説:“長大了!”

  當軍裝遇到軍裝,當“一道拐”遇到“四道拐”,當一個兒子第一次以這樣的姿態面對父親,李輝揚“激動得差點流淚”。那一刻,他明白了父親口中那三個字包含了多少欣喜。李輝揚用力抬起右手,向父親、向“老班長”莊嚴敬禮。那一刻,他懂得了父親堅守幾十年的意義。

  2019年8月29日,一個讓李輝揚終身難忘的日子。夜色中,李輝揚和戰友們整齊列隊,身後,一輛輛裝甲車排成一條線,耀眼的燈光勾勒出士兵的輪廓。戰車在夜幕中行進,李輝揚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通過海關時,李輝揚從裝甲車的潛望鏡中好奇地向外望,只見澳門海關人員正站成一列向著鐵甲長龍揮手致意。李輝揚鼻子陡然一酸,眼眶發紅。

  “淩晨時分,在澳門還有人為我們徹夜守候,簡直太暖了!”回憶起輪換時的場景,李輝揚很是興奮。他曾在兒時見過父親的戰友們等待著父親執行任務歸來,也曾切身感受與母親一起在家中等待父親的滋味。如今,自己變成了那個被等待的人,李輝揚覺得被溫暖與幸福包圍著。

  “一定要為這裡做些什麼!”李輝揚堅定地説。

  街對面,威尼斯人和銀河的燈光在漆黑的夜幕下綻放出全部光彩。李輝揚瞇起眼睛眺望遠方,説:“我站崗時,看過它們的燈光秀,特別漂亮!雖然我剛來了幾個月,可是也覺得,這裡的美好風景多少是有我的貢獻的。”説完,他靦腆地笑了。

  海風輕輕吹過,望著眼前這個大男孩,我終於理解了他為什麼覺得這裡是他“心中最美的風景”——因為這裡的霓虹閃爍,更因為這裡有他的全情付出。

  不過,對李輝揚來説,也只有在休息時或在操場跑步時,才有機會好好去看看街對面的景色。“只要站到哨位上,就要高度警戒”,腦子裏始終繃著這樣的弦,仿佛讓他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接過鋼槍,站上崗哨,就絕不能讓意外發生。

  不僅如此,在遊人如織的街道上,李輝揚和戰友們時不時就會成為拍照的背景,甚至有人專門從街對面跑來,站在崗亭前和全副武裝的官兵合影。越是這樣的時候,官兵們越是不敢放鬆——遊客們手中的照相機,就像一盞盞聚光燈般打在他們身上。

  與這樣的繁華景色相比,駐澳門部隊特戰連連長李楊春更喜歡看營區另一側逐漸亮起的萬家燈火。每當看到窗內透出的溫暖燈光,李楊春總會想起遠在山東的親人。他也曾在除夕夜站崗,絢麗的煙花在他身後的夜空綻放,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他眼前穿梭,他甚至能聽得出“有不少人是從老家那塊兒來的”。

  這樣的場景總會讓李楊春覺得心安。他覺得,這正是他們付出的意義所在。

  無論是繁華的鬧市街頭,還是寧靜的萬家燈火,對於駐澳門部隊的官兵來説,心中有信念,眼中的風景就有不一樣的色彩。“有一種風景,穿著軍裝站在哨位上更能領略它的美。”

  守護

  澳門記不住我的名字,但會永遠記住我們綠色的背影

  打開手機上的地圖,駱濤以極快的速度指出了澳門十月初五街的位置。

  十月初五街,是澳門一條極有名的老街。早年間,十月初五街人聲鼎沸,各大行業都在這裡開設店號,其中以海味雜貨店居多。那時,十月初五街還溝通了沙梨頭和中國城的中心,可以算得上老一代澳門人心中有名的“商圈”。時過境遷,十月初五街雖已不復當年“CBD”的繁盛,但那裏仍是一條充滿了老澳門氣息的地方。

  駱濤在2017年夏天之前,只知道十月初五街這個名字,卻從沒有去過。直到那場天災來臨,駱濤和戰友們第一次來到十月初五街,用一種最特別、最溫暖的方式。

  2017年8月,澳門遭遇了53年來最強的一場颱風——“天鴿”。當時,身處珠海基地的駱濤看著窗外被強風吹得左右搖擺的大樹,心中便對澳門的災情有了預估。果然,在狂風暴雨的襲擊下,澳門陷入癱瘓狀態——樹木傾倒在路上,海水倒灌進城市,很快,斷水斷電的市民迫不得已蹚著沒過小腿的水走上街頭,清理自家的垃圾。

  那一晚,駐澳門部隊營區內的電話聲此起彼伏,大家都有預感,接下來他們將要投入一場“戰鬥”。很快,駱濤和戰友們接到命令,迅速開赴澳門城區,幫助澳門市民搶險救援。

  “當時我們誰也沒有説話。”坐在我對面的駱濤回憶著,“只記得雨水打在東風卡車蒙皮上的聲音,像鼓點似的,聽著讓人著急。”

  當一輛輛卡車到達救援地點,剛下車的駱濤就聽到有市民用粵語大聲喊了一句:“解放軍來了!”接著,他看到許許多多澳門市民走了出來,不少人跟著叫到:“解放軍來了!”

  一瞬間,駱濤的記憶被拉回到9年前。

  那天下午,正在教室裏做題的駱濤突然感覺到劇烈的晃動。他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樓道裏有人大喊“地震了”。一時間,所有人慌張地向教室外衝去。最終,在老師的指揮下,所有同學被安全疏散到學校操場。一轉身,駱濤才看到,距離教學樓不過幾十米的一座尚未完工的樓房已經坍塌。塵土飛揚中,駱濤被嚇蒙了。

  那一天,是2008年5月12日。駱濤所在的地點,正是四川成都邊上的一個村莊。

  在駱濤的記憶裏,至今還留著當年地震後的那些斷壁殘垣,但也珍藏著困苦無助之時,出現在廢墟之上的那一抹迷彩綠。

  “解放軍來了!”有人站在村口大喊。那一刻,駱濤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安全感。

  那一年12月,駱濤參軍入伍,為了兒時的夢想,更為了絕望中那一句“解放軍來了”。

  “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這樣的人!”眼前的這名四川小夥,皮膚被烈日曬得黝黑,講起兩年前的事就好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在他的眉宇間,我看到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救援在夜雨中展開。狹小的街道被垃圾堵得水泄不通,更要命的是,這條以賣海貨為主的街道,商鋪中魚蝦已經泛白,在海水的浸泡之下散發出陣陣惡臭。駱濤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第一個挽起袖子,掄起鐵鍬,投入戰鬥。裝滿了垃圾袋,就用手一大包一大包搬到來時坐的東風卡車上。

  從滿目瘡痍到煥然一新,這場救援持續了三天三夜。

  沒有真正經歷過那場風災,沒有真正抵達那條被海水浸泡的街道,我們很難想像當時駱濤與戰友們面對了怎樣的困難。現在,駐澳門部隊軍事展覽館裏,展出著當年救災留下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試著去體會那三天三夜的不易。但隨著那一幅幅照片,我們看到了澳門市民從一籌莫展到喜笑開顏的過程,而這,都因為有駐澳門部隊的及時救援。

  “那一次我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為人民服務’。或許,澳門記不住我們的名字,但會永遠記住我們綠色的背影。”駱濤感慨地説。

  後來,駱濤知道自己救援的地點正是十月初五街。打那之後,這個曾經只知道名字的地方,變成了駱濤生命中一個閃亮的坐標。

  對駱濤來説,那一場救援體會到的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成就感,是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被需要感,而對於澳門市民來説,那是一種“回家真好”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在那場救援中,駐澳門部隊女兵管劉寒和裴瑩意外成了“網紅”——她們在救援間隙坐在路邊休息的照片,在那一年成了網路熱搜,許多人稱讚她們是“澳門最美女兵”。

  “我們當時和男兵幹的是一樣的活,清淤、搬運垃圾,包括後來的消殺滅工作,我們一樣都沒落下。”裴瑩笑瞇瞇地告訴我,語氣裏是滿滿的自豪。

  這名長相清秀的女兵,是駐澳門部隊文工隊的一員。她和戰友們平時既要參加軍事訓練,還要利用休息時間編排節目。只是,讓裴瑩意外的是,在自己的軍旅生涯中,竟能真的上一回“戰場”。

  時至今日,在裴瑩的腦海中仍然保存著這樣一幅畫面——

  那是救援任務的第二天,在她們即將離開街道時,一直站在不遠處的幾個澳門小姑娘跑了過來,把幾個蘋果遞到她和戰友面前。裴瑩和戰友微笑著拒絕,幾個小姑娘馬上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最後,經過帶隊領導的同意,裴瑩和戰友收下了那幾個已經被洗得乾乾淨淨的蘋果。裴瑩不知道那幾個小朋友在邊上站了多久,但她摸到了蘋果上掌心的溫度。

  “參加救援的事,告訴爸媽了嗎?”我問。

  “他們其實一直都在看電視。後來問我是不是也參加了救援,我才告訴了他們。”裴瑩説。

  “爸媽也很擔心你吧?”

  “他們還挺驕傲的。”裴瑩有點不好意思地説,“不過,我覺得我和戰友在守護澳門市民,他們也在守護著我們。”

  軍報記者微信發佈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