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弘揚企業家精神:與時代發展共振 讓社會潛力迸發

2019-09-16 18:20: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邁入新時代,中國的企業家早已超越“江河匯聚成川”的初始階段,還將以“百川東流歸海”的激情,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如何認識企業家精神?

  江西財經大學産業經濟研究院 趙曉奔

  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家的角色緊密相連,熊彼特等西方經濟學家根據企業家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從不同角度提出企業家精神的內涵。雖然方法、角度不同,但都是試圖找出企業家精神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意願、機會、能力是研究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概念,其中意願、能力體現了企業家個人特質,機會是外部因素,激發企業家精神的過程正是企業家的意願、能力與機會相結合的過程。

  企業家精神應涵蓋積極進取意願。企業家精神是人的行為特徵,強烈的使命感和事業心是企業家精神的題中之義。這種精神是一種不可遏止的力量,企業家一旦擁有這種精神,對成就有很高的期望,即使面對不確定情況和其他障礙時,也會表現出一股強大的前進動力,排除萬難、積極進取。這種意願既取決於個人對創業創新的偏好,也取決於可供選擇的機會及其吸引力。

  企業家精神應涵蓋機會識別。機會是由於技術、市場以及各種條件的變化而産生的,涉及多個參與主體的相互作用並獨立於任何特定個體的認知而存在。識別和選擇正確機會是成功企業家最重要的素質之一。有的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家發現機會可以分為兩類:平凡和非凡。在“平凡”的發現中,企業家識別的是已經存在於市場中的機會。而當企業家發現的機會是“非凡”的時候,往往會給經濟帶來重大的技術突破。只有具備強烈創新意識的企業家,才可能成為第一個觀察到機會存在的人,這樣的機會往往是“非凡”的。

  如何培育企業家精神?

  福建省社會思想動態匯集分析中心 黃晉華

  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要改善營商環境,拓展企業家精神生長空間。激發企業家精神,營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出臺更為寬鬆的政策和保持更加開放的心態,給各經濟主體以平等的市場地位。培養企業家群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改善營商環境、確保規則公平、穩定預期,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讓企業家對發展前景、社會大勢有足夠的信心。

  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要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賦予企業家精神正道。要切實做到政商關係“親”,領導幹部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雪中送炭,企業投資創業熱情就足;要政商關係“清”,領導幹部與企業劃清公私界限,不“勾肩搭背”,使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親”則兩利、“清”則相安,政商關係形成良性互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正能量。

  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不僅要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産權利和企業智慧財産權,同時也要塑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生態,厚培企業家精神的土壤。企業家在企業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必然受其重要影響,決定了企業的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價值創新等冒險活動只能由企業家自身承擔。同時,也決定了企業經營發展的興衰成敗,從而也就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否形成。

  如何發揮企業家精神?

  廈門理工學院 張雲泉

  對於廣大民營企業家來説,要珍視自身的社會形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産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要講正氣、走正道,做到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還要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樣,就能在更廣闊的舞臺施展才華、大顯身手,進而提升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要以全球視野和全産業鏈視野,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準確尋找到最有利的市場定位和戰略選擇。在這一過程中,要清晰確定自己企業的核心顧客人群是誰,哪個細分市場是自己應選擇的目標市場,自己的品牌文化定位是怎麼樣的,産品和服務的價值訴求是什麼,有市場競爭力的供應鏈、價值鏈如何構建和完善等等。

  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新浪潮,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高度融合的新趨勢,新市場環境所需要的産品創新、交付速度、個性化、小批量柔性需求等新變化,以前靠低成本優勢等來獲得市場競爭力的傳統經驗應該進行適時調整,企業唯有著眼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回歸市場基本面,要深入調研了解顧客心中的“更好”需求是什麼,以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作為關鍵抓手來應對顧客層面的需求變化,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持續開展適銷對路的産品開發、設計産品組合、整合服務體系,建立適應新形勢的商業經營模式。

[責任編輯:陳文韜]